视角随着姜裕安的移动而转移。
而一众尾随的作者们,也并不只是在看戏。
他们还肩负着时刻调整具体细致剧本的职责。
务必要保证第一场大戏,排演的足够到位,足够震撼···以及真的震慑住姜裕安,让姜裕安相信,这个世界不简单。
世界的展开,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跟随姜裕安这个主角的视野而展开的。
当这个世界还未获得自由发展的权利时,或许它是什么样,有许多因素,都取决于姜裕安对它的认知。
关于这一点,曹柘早就与一众作者们达成共识。
或许因为此界竞赛者,基本上都是作者的原因,对于这种说法,他们格外有认同感。
依照马向凯的解释就是:“写前期当然是围绕着主角来写了,至少得写到四五十万字往后,才能分配一些笔墨给配角,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来阐述笔下世界,否则前期主角不明确的情况下,随便乱转视角,很容易崩。”
当然,马向凯的说法,不足以作为任何的凭证。
他觉得不行,是因为他笔力弱。
前期主角不明,却依旧火爆的作品,不也有不少么?
姜裕安告别了神医白暮山,继续一路北上,前往齐北门,将天命九式送到郝万山的儿子手中。
牧野之地,是一处古战场。
地处冀州北部,南临溷河,与重镇商都、汴城隔河相望,北依太严山脉。
可谓是半面繁华,半面莽荒。
风潇马疾,来往的商客,也都远远便绕道而行。
唯有背着绿、红、白,三色不同旗帜的队伍,分别从不同的渠道,赶往牧野中心的小菌山。
沿途之中,也有一些身穿不同颜色服饰的江湖强人,于官道之上交手,厮杀起来往往血流一地,时有死伤。
姜裕安不知其中究竟,却终究心善。
一路走来,见到有人负伤倒在路边,便去医治。
显然是想到了自己被神医白暮山搭救的机缘,如此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薪火相传。
如此这么一路走来,他的身边,竟然也跟上了不少人,且三色服饰者皆有,倒是成了这片区域里,最独特的一支队伍。
等到了小菌山附近时,这一支最为独特的‘队伍’,自然也最惹人注目。
绿旗、白山、赤土三教的掌权者,都同时打探到了这一支队伍的虚实,且从中看到了某种契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