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城外,战士们已经不再攻击,而是扯着嗓子,按照汝南歌谣的调子,合唱着东汉时期流行的乐府民歌《羽林郎》。
这一幕,像极了四百多年前,汉军在垓下唱楚歌的盛况。
黄忠骑马找到宇文成都,拱手问道:
“宇文将军,这首《羽林郎》的调子听起来怪怪的,是汝南那边的唱法吗?”
宇文成都点了点头:
“军中知道汝南歌谣的人不多,为了不出岔子,我专门烧香向张天师求助,他逆着时间长河来到袁绍小时候,在汝南的一个河边,听了一下午他们唱歌,除了这《羽林郎》之外,还有《江南》、《陌上桑》、《桓帝初天下童谣》等等,这些歌曲都收录在了乐府集中。”
说完,宇文成都还掏出手机,播放了张道陵通过蓝牙传来的视频。
视频中,年仅五六岁的袁绍,跟着一群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一起唱着歌曲,清脆的童声清晰入耳,看得老黄忍不住想起叙儿小时候,好像也是穿着补丁衣服,每天跑着疯玩。
最是难忘童年时啊,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真好!
跟过来凑热闹的曹性听到《桓帝初天下童谣》,觉得这首歌应该更能打动袁绍: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将军为什么不让将士们唱这一首呢?”
荀攸说道:
“这是一首反思战争的歌谣,孩子们唱唱也就得了,要是让将士们唱,说不定会起反作用。”
这首童谣虽然不长,但却挺能反映现实的,麦子熟了,但收麦子的却只有妇女和婆婆,有人问家里的男人在哪,回答说去西方边塞打胡人了。
战士们唱这种歌曲,说不定当晚就有逃兵想回家看看。
所以稳妥起见,还是《羽林郎》比较合适,这虽然是一首痛斥军官仗势调戏妇女的歌谣,但朗朗上口,比较适合小孩子吟唱。
宇文成都见宋宪来了,将手机递了过去:
“把我手机连到无人机的大喇叭上,然后飞到袁绍头顶,反复播放这段视频,要保证袁绍能听清声音。”
“好的将军,我这就去办。”
很快,一个吊着户外扩音器的大型无人机飞到了城中,锁定正坐在院子里流泪的袁绍,开始播放音乐。
正怀念童年的袁绍浑身一激灵,忍不住抬起脑袋。
他听到了自己的声音,那个无忧无虑的下午,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