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变化过。
尽管这也是一种驾驭能力的表现,但终究是为了求稳没有达到作曲家要求的速度。
在李安听来,如果让林鹏飞在刚才的速度基础上再加15拍,对方的左手是不是还能完成干净清晰地大面积跑动,双手交替部分是否还能紧凑。
诸如此类的问题他可以提出许多,因为提速势必牵扯到手型的控制和手臂手腕间的相互协调等等问题。
弹钢琴本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运动。
当然,音乐并不只有速度,但是那些鼓吹音乐内在情感表达大于一切的人永远都假装看不见——
速度是一把生在演奏者头顶的精确卡尺,从一开始就丈量着演奏者们的能力上限。
或许林鹏飞是为了求稳,或许是这首曲目他没有深入的练习过。
毕竟在场所有人都看得见,林鹏飞没有背谱演奏。
李安没有妄下结论的习惯,只是从一个受过专业学习的钢琴教师角度作了一番分析。
听过林鹏飞的练习曲之后,他有些期待林鹏飞的下一首作品。
老实讲普罗科菲耶夫的这首作品他只自己练习过,没有和哪位老师上过课,而林鹏飞至少出国呆了几年。
随着辉煌的和弦落下最终落下,林鹏飞以一记潇洒的抬手完成了练习曲的考核表演。
此刻现场的整体氛围比只刚才已经有了点音乐会的味道了,肉眼可见学生和家长们在林鹏飞演奏的过程中更为专注。
可以理解,对于广大普通的学生家长而言,钢琴是比萨克斯显得更具古典音乐的气质。
他们看着一身黑色礼服的表演者坐在这样的舞台当中,加之周围安静的环境和明亮的台光,以及那台硕大的三角钢琴,这一切组合起来很容易让他们联想到一些家喻户晓的钢琴家的音乐会现场。
代入感来的就是这么干脆。
林鹏飞短暂的休息之后开始了乐曲的演奏。
如果刚才的练习曲考察的是演奏者左手的跑动,那么这首作品正好相反,需要演奏者的右手快速轻巧的演奏同一音形下的分解和弦。
大概是刚才的练习曲选择了一个保守的速度,到了这首作品林鹏飞选择了一个较快速度。
前十一小节听起来还能保持自然流畅,每个音都能以淡而亮的感觉传到听众的耳朵里。
可从第十二小节的降b大三和弦的分解跑动开始,钢琴高声部时不时就会出现重音。
这就隐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