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寿的火器营阵型,是非常传统的三叠阵。
有前军,有左右两军,中间是中军和预备队。
用这种阵型作战,在敌人前进时,中间和前军两部不动,后队追上。
冲在前方迎敌,当敌人再次前进时候,原本停驻的前军向前捅进,越过后队军士跟上。
如此,在战斗过程中,前中后三个队伍接连不断往前,能够保持充足的兵力迎敌。
这种阵型说起来简单,但实战繁难,需要严格管控军士行动,在恰当的时候反击。
王德寿看来是个将才了。
像大部分的明军将官,基本的旗号都有可能训练不懂。
与敌交战的时候。
就是领着家丁全部上前,出现败像的时候,又一阵混乱的撤退,全靠着他们家丁的英勇,完全谈不上一点战术阵型可言。
这时。
王德寿摆下阵型后。
他的两千火器营,各是被分成了好几块,中军和前军共一千多火铳兵,两翼也各分得了四五百火铳兵。
每军按照前、中、后三队排列。
前军五百多人最先迎战。
看着对面气势汹涌,军阵整齐的青牙军不断逼近。
他们的脸上全部都露出了惊惧害怕之色。
对面也是以火铳为主,射击距离破远,威力很大。
若是没有遮挡物在前,该怎么办?
岂不是互相对射,这伤亡定会惨重。
站在中军的王德寿,也在急忙思考这事。
这次建虏来得匆忙,并没有携带什么盾车,用来防御的器械。
所以能作为遮挡物的,或许只有军中的铁盾,木盾了。
这些辎重,随军数量还是挺多的。
然而,持着盾牌,火铳兵要该如何射击?
难不成要牺牲一部分人手去前方持盾?
可这样的话,本来薄弱的火力,因为火器营人手的减少,就更加少了。
看着青牙军缓缓逼近,迈着整齐的步伐,毫不停歇的样子。
没有办法。
王德寿只能硬着头皮,下令让火器营的军士,装填弹药,准备射击。
因为是被刚刚俘虏的。
王德寿的火器营和明军的火器营,并没有什么改变。
身上披着棉甲,手上持着火铳,腰间挎着腰刀。
背上背着火药、弹丸、火绳等物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