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孝穆当真是辽国的中流砥柱,‘国宝臣’之称,名副其实啊!”
狄进看着机宜司从中京传回的最新情报,不禁发出感慨。
对于萧孝穆会怎么去劝服萧耨斤的,他也设想了几种可能,但直接让这位太妃去守陵,还是出乎了意料。
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正确的办法。
只不过,是对整个辽国而言,最正确的办法。
至于个人而言,萧孝穆的另外几个兄弟,萧孝先、萧孝忠、萧孝友、萧孝诚,一致表示反对。
原因很简单,萧耨斤那個女人,他们当兄弟的有时候都烦,可有一点改变不了,萧耨斤是耶律宗真的亲生母亲,有资格成为执政太后,占着孝道的大义名分。
而萧家兄弟对于新帝来说,只是舅舅,对于只有两家姓氏的契丹贵族来说,满朝都是辽帝的亲戚,且算算关系,还都挺近,舅舅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始终是臣子罢了。
所以问题来了。
现在的耶律宗真,才刚满十六岁,根基薄弱,初登大宝,当然会敬重他们,让几位舅舅辅政,几年之后又待如何?
瞧瞧宋朝,那小皇帝从小是被刘太后养大的,现在都开始斗了,如今若是将有大义名分的萧耨斤送去守陵,等新君坐稳了位置,也将他们一个个拿下,岂非自作自受?
所以其他几个兄弟,一致反对萧孝穆的办法。
他们也愿意让萧菩萨哥回来当太后,并且指辽河水立誓,绝对不会再对太后下手,目的就是避免在宋人压境的关头分裂朝堂。
但同样不允许萧耨斤被罚去守陵,失去了这个执掌朝政的关键。
“都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是不懂,但顾全大局的后果,往往就是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啊!”
狄进摇摇头,知道辽庭高层短时间内安生不了了,再看向另一份传来的情报。
老大别笑老二,宋廷也不太平。
现在京师之中,同样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
无论是支持太后的,还是支持官家的臣子,都有开始获罪外贬的。
对此狄进有些叹息。
平心而论,刘娥是一位不错的执政太后,历史上除了临死前衮服祭祖,任性了一把,还有隐瞒了仁宗生母的真相,以致于后来诞生了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戏曲外,基本就没有黑点了。
对上承接真宗朝,结束天书乱象,肃清丁谓党羽,对下励精图治,天下晏然,这些是历史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