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冒雨惊呼。
“雷劫!”有人大喊道,“看方向,是书院那边。莫非书院有贤者出世?!”
“开什么玩笑?”另一个人说道,“贤者境要渡的雷劫,乃是阴雷劫!这分明是阳雷劫。”
“福生无量天尊。”有人震惊失色,“如此恐怖的四境雷劫,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当年儒剑渡四境雷劫,也没有这般恐怖的气象。莫非书院要出一位比当年的儒剑还要强的至尊?!”
“嘶!”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十年书院天骄辈出,这是要直追稷下学宫的趋势啊!”
对此有人嗤之以鼻,“书院强是强,可想要和学宫碰一碰,恐怕还不够格。”
“我可是听说儒剑在澜沧江悟道,一剑断了天河瀑布。”有人说道,“如此天赋,他日超过学宫夫子,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阁下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宋之问何德何能?”有人嗤笑道,“败军之将,简直就是我大宋之耻!”
此话一出,众人闻言色变,纷纷怒目而视。
那人见局势不妙,当即缄口不言,默默溜走。
儒剑出走睢阳已经过去两年之久。当年宋之问身败名裂,离开睢阳城时,人人喊打,被当街一剑捅进胸口,可谓是下场凄惨。
然而宋之问出走之后,宋国在与齐国的博弈中连吃几个闷亏,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初那些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宋国人,又念起儒剑的好。
宋国朝野上下,对宋国新任上将军一片谩骂,声称这位上将军与宋之问比起来,简直连给儒剑提鞋都不配!
庙堂之中,一众官员连番上书,为那位风流倜傥,又修为卓绝的宋国前任大将“平冤昭雪”,言辞确凿地宣称“胜败乃兵家常事”,儒剑尚未及而立之年,吃几次败仗再正常不过,即便是那些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军,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宋国上下如何能自毁长城,对儒剑这般苛责呢?
如果不是他们前番在宋之问倒台时,意气风发地落井下石,恐怕这些人当真会被朝廷上下的正义之士奉为领袖。
可朝野上下,对于宋之问败在小先生陈守仁手中,导致宋国伐郑大军死伤惨重这件事,到底是变了风向。
不知是何人在暗处出手,一夜之间,宋之问战败一事的矛头,直指宋国掌印太监张宴!当年参与伐郑之战的宋军副将杨承,以及参将李峰接连站出来,怒斥督军按察使张宴贻误战机,临阵脱逃,导致宋之问率领的前军被围困在汜水关内,孤立无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