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和宽度都不超过100公里的狭长区域与日军决战。
而这些部队几乎包括了当时中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如中央军中最精锐的宪兵总队、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等部队全悉参战。
而在德国顾问倡导下建立的,上海到南京之间的吴福线和锡澄线两道国防线却是兵力空虚,根本没有做好防御准备。
最奇葩的是,就在日军已经占据全面优势,压迫得中国军队全面退守苏州河以南,局势已经难以挽回之时,担任前线指挥的陈上将和白上将都向校长建议撤出上海,但校长却是仍寄希望于国联出面调停,要在上海战场坚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抵抗的决心。
这已经看出校长当时的心态已经失衡,对于国际形式和日本人的野心没有了理智的判断。
而几天后,日军两个师团从金山卫一带登陆,从战略上形成了对中国军队的包围态势。
此时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几十万士兵的生命危在旦夕。
前线众多指挥官再次向校长提出撤退的建议。
但校长仍然沉浸在等待国联调停的幻想中不可自拔,迟迟不下达撤退的命令。白白耽误了宝贵的三天时间。
等到他突然醒悟过来,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为时已晚。
由于撤退命令下达突然,各部队之间的撤退路线根本来不及协调。
车辆和人员都挤在一条公路上,部队已经完全混乱,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头上有日军飞机轰炸扫射,身后有日军坦克大炮轰击,最后撤退变成了惨不忍睹的大溃退。
期间只有个别部队组织反击,但在全军争相逃命的情况下,于事无补。
中国军队在撤退过程中的伤亡非常惨重,甚至后世的很多专家认为,大溃退中损失的部队,已经超过三个月与日军血战的损失。
也就是说,中国最精锐的十几万部队、十几万从淞沪会战的尸山血海中存活下来的百战老兵,没有牺牲在与日军的血战中,却是在大溃退中被日军的飞机、大炮、坦克围追堵截、衔尾追杀,白白牺牲在撤退的路上。
更悲催的是,一路撤退到吴福线的中国军队已经编制混乱,军心士气全无,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
而日军一路尾随追击,根本不给中国溃军有喘息和调整的时间,马上就向吴福线发起进攻,仅用14天时间就连续突破了中国花费重金,耗时三年才建成的,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的两道国防线。
中国军队在这两道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