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术。
而且接待工作比组织工作更难做,直接影响了上面对自己的感官。
李学武很理解董文学,既然他选了杨叔兴,那他就得认。
毕竟现在都是晚上了,他也没时间再去考察其他几个人的情况。
杨宗芳给脸不要,这位也姓杨,跟杨凤山还是一个祖宗的,很不好搞。
董文学使劲搓了搓愁苦的脸,看向李学武说道:“我约了他喝茶,走吧,一起坐一坐”。
这叫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去了。
董文学所说的约喝茶,不是去什么茶馆,也不是什么会所和俱乐部,就是在炼钢厂大门口的门房里。
两人到的时候杨叔兴已经在等了,见董文学带着李学武过来,他很是意外,意外中又带着了然。
屋里已经烧了炉子,不是很热,茶倒是不凉。
门岗见厂里的几位领导来了这里,全都出去站岗了。
三人直到各自坐下,也没说上一句话,场面有些沉默,气氛有些压抑。
可能杨叔兴认为董文学是单独约的他谈话,带上李学武就又是一个意思了。
李学武直观地感受到了杨叔兴的不满和质疑,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对他的谈话。
董文学先开的口,也没转圈圈,直接说明了来意。
同时他也能看得出杨叔兴对于李学武的到来产生的质疑,在话里也点出了李学武对于炼钢厂的现在,以及未来的重要性。
李学武接了董文学的话茬,言说自己不是来表功的,更不是来颂德的,而是来喝茶会友的。
他讲起话来就比董文学要有艺术的多。
先是讲了从他个人的观点看炼钢厂未来的正治形势,以及现在轧钢厂的正治生态变化方向。
大家都在一个碗里,不到一定的高度,谁都跳不出这个坑。
他很有耐心地讲了这一阶段轧钢厂的巨大变化,细致之处不是杨叔兴站在钢城能感受得到的。
可杨叔兴一直没有开口说话,脸上也没什么意动的表情。
现在倒好像是成了董文学求着他来办事的样子。
李学武知道他是摆架子,也在纠结前几天他在会议上的态度。
可工作是工作,形势是形势,该做的工作不会影响到李学武的选择和判断,这个人到底能不能用,得看董文学的。
他坐在这里说这些,都是在给董文学做铺垫和背书。
当然了,在谈话中李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