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等他们了解到嘉谷养猪场是以牧草饲养为主,给猪喝的都是纯净的山泉水时,都是恍然,自以为明白了为什么同是常见的商品猪品种,嘉谷养出来的猪品质就优秀得不可思议了。
但当其他人对嘉谷养猪场的先进性赞叹不已时,秦峰注意到了一个玩味的细节嘉谷没有迷信引进的洋猪种,而是开始利用国内本土猪种资源培育优良品种了。
这比他看到嘉谷建设了国内最先进的养猪场还要惊喜。
因为说起国内的畜牧育种,简直是一把辛酸泪。
有人说过,中国有世界最为丰富的种猪资源,自己却不好好研究,跑到国外去大量引进种猪,使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各国种猪扩繁场。
这话虽然偏情绪化,但国内的养殖企业不断引进国外的品种并以此为荣也确属实。
越陌生,甚至越拗口的洋猪名似乎越尊贵,花费重金也在所不惜。
其实,引进洋种猪,出发点是为了改良国内的猪种,多长肉,长好肉。
初衷是好的,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引进洋种猪后,国内种猪反而陷入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循环怪圈,打破不了国际市场对种猪的长期垄断。
秦峰就找到养猪场的场长李东亮,向他咨询嘉谷的本土种猪选育动机。
李东亮说道“我们嘉谷从专业角度对引进的所谓‘先进品种’的相关指标做过统计,国内的商品猪出栏率一般在1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160以上;每头生猪的猪肉平均重量,欧盟、美国都在144千克以上,岛国、南韩分别为130千克和140千克,而我国只有99千克……”
这么一看,问题就出来了,既然引进的猪种跟国外的良种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距呢?这不是一两方面的差距,几乎是全方位的差距了。
“大部分种猪场从国外引进原种,无可避免地慢慢退化,原因难道都在我们的改良技术上吗?我们嘉谷觉得,首先国内引进的原种猪可能就是‘二级品’,是国外育种公司自己选留后的剩余品。因为可以发现,同一批引进的原种在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李东亮淡淡地说道。
秦峰皱眉“难道就没人发现这些差距?”
李东亮耸耸肩“发现这些差距并不难,但崇洋媚外之心已经在种猪行业大行其道了。国内在‘重引进,轻选育’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甚至良种补贴补的,都是洋猪。谁在乎呢?”
洋猪真的比国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