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可谓是天然的合作互补关系。
为未来计,加大对远东的开发可谓势在必行。而最妙的是,嘉谷已经深入其中,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这边闲置的耕地或者能兼并的耕地,大部分已经被嘉谷包圆了。但不是还有茫茫的荒地吗?
在俄远东地区,一般农业用荒地的取得成本非常低,甚至在荒地上的树木和水源等,都属于租户所有,可以自由处置。但开荒的成本可不低。
这次,嘉谷还是选择与瓦西里他们“沆瀣一气”。毕竟,他们的人脉关系确实好用。
——别看瓦西里他们总想着削弱嘉谷的影响,但在具体合作上从不含糊。不管是不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嘉谷在远东的大豆农场,交通、电力和水利,或者税务、治安等等,都没有遇上太多的麻烦。
从这方面来看,嘉谷分润的好处还是非常值得的——这几年,瓦西里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将一粒粒豆子换成一张张钞票,可没少赚。
所以哪怕是开发荒地,嘉谷同样拉上了他们。
当然,因为是从头开发荒地,这次在股份上大家是五五分了。瓦西里他们依然不用投入真金白银,但环保、劳工关系、法律、避税等等问题,就要靠他们“疏通”了。
事实证明,在俄远东这种“蛮荒之地”,要想不被麻烦缠身,该分润的利益就要分润——当然,前提是你要不可或缺,否则,老毛子们随时反客为主,将你一口吞下。
很显然,瓦西里等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要想通过大豆赚钱,起码现在是离不开嘉谷的。所以哪怕对嘉谷的影响力无限扩大依然有疑虑,该咬的馅饼还是得咬。
嘉谷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一次性圈下了100万公顷的荒地进行开荒。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荒草枯草塘……
这片地区完全处于原始状态,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切的基础设施都需要靠嘉谷来从头建设。
环境自是险恶,但已经是嘉谷精心挑选出来的了。这边土质肥沃,而且位于阿穆尔河流域,有丰富的水资源;虽然无霜期只有100-130天,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此种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嘉谷招募的劳工,竖起垦荒大旗,清杂草,砍树枝,在刚刚清理出的平地上支起了帐篷,这就是垦荒团驻地了。
驻地方圆数十公里没有一户人家。周围全部是交错在一起的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