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之一。
清源啤酒的全球营收增长了100%,全年营收918.2亿元,大大缩小了与营收缩水至260亿美元的行业老大百威英博的差距,更是把国内同行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嘉谷乳业和清源啤酒在11年的时候做了个“千亿收入约定”,看谁的营收先突破千亿,他们的计划都在五年后,即16年。好家伙,现在眼看着要双双提前一年多达成目标了,谁能想得到?
齐政看着它们都突破了两位数的利润率,一个人差点在办公室里笑出了声——这两只“肥猪”算是养成了!
最后一个赚钱的板块是打包在一起的海外业务板块。
嘉谷国际先后将澳糖公司,巴西糖企,美国高鸿粮商揽入囊中后,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营收突破了600亿元,不过这部分海外业务因为整合和承担巨额债务的缘故,利润率更低,只有3%-4%。或者说,这才是行业的正常水平。
齐政倒也不挑,虽然利润率很低,但用人家的资源赚人家的钱,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四大赚钱的主营板块都可以称得上是亮眼,以至于齐政的心情从头到尾都灿烂无比,再看到“亏损”的板块都淡定的一哔。
——海洋渔业板块?虽然立起了嘉谷海鲜牌,但只有一个渔场有产出,在“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大型养殖工船”、“深远海大型围栏”等技术的突破上每年至少要扔进去十亿元,坑一个。
——新能源板块?林汾市的能源林刚产出,没等收回投资,晋省的能源林计划就来了,就算是以技术投入为主,嘉谷每年也要投入十几亿元,坑一个。
——沙漠开发板块?这还用看吗?就算肉苁蓉、三秦牛开始创收,能骗点……不对,是能吸引多一点社会产业资金投入,达到开支平衡,齐政就心满意足了。天坑一个!
……
齐政一点也不慌,毕竟,整个集团5078亿元的全年营收,523亿元的利润,换谁来看都底气十足。
即使将仙茗大米刨除在外,嘉谷的利润率依然出众。原因齐政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嘉谷的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强势。
也就是说,当同行需要营销费用来填平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差距时,嘉谷是广告打得少却能卖出更多产品。
财报上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在国内,嘉谷的“打假”费用,居然都高于营销费用,也是让人很无语了。
营销或是产品驱动,也决定了企业不同的现金流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