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还是自己有实实在在的战功在身!不过这些对郭信而言都没那么重要,比起这些他更看重郭威对自己的看法,而眼下看来,对于自己在关中数月间的表现郭威似乎还是比较认可和满意。
接着刘词也叙起旧事:“哈!在魏州时我就说过,二郎非是一般人才。这才一年光景,再相逢时二郎已是军中骁将了!”
“郭二郎年少有为,着实让人赞叹。再过些年,中原疆场恐怕都要变成由尔等小儿辈驱驰的天下了。”
见三人都如此抬举自己,郭信却不敢借梯登高自作聪明,赶紧老老实实地谦逊一番。
郭威接着问及凤翔及长安战事,郭信当然省得这是郭威的另一番考验,否则郭威身为招讨总使,岂能不知关中战事如何?当即细细琢磨,毫无搪塞,据自己所知一一对答过去。
一番应对之后,郭威便露出满意的神色:“蜀军不堪战,赵思绾坐困孤城,李守贞孤立无援之势已成,插翅难逃了!”
郭信点头应是,直觉却告诉他郭威是在说给帐中其余三员老将听,于是微微侧目注意着三人的神色。
果然其中二人面露犹疑之色,只有刘词听罢一个劲地点头,郭信暗道:刘词能遥领节度使,最近听说又接替了尚洪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的位子,都少不了郭威从中促成,算是郭威在禁军中最有力的支持者了。
不多时,郭威便道:“二郎一路行来,一定多有疲乏,眼下没有战事,且在军中好生休息。既然隶属奉国军,便还暂住在奉国军驻地,至于都指挥使的令牌信物,王溥,你带他去。”
王溥应了一身,起身朝郭威拱手行礼,便到郭信身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郭都使,请吧。”
“去罢!”郭威挥了下手。
“孩儿告退。”郭信道。
不知是郭威忘了还是怎么,却没提到他升任都指挥使,从哪里补充缺额的兵马。只是当着帐中几个主帅的面,他也不好相问,免得让人觉得自己贪图兵权……
从大帐里出来,郭信不禁吁了一口长气。从卫兵手中拿回佩刀,出了辕门,便与旁边的王溥攀谈:“在凤翔与王从事一别,没想到再见的日子来得这么快。”
“谁说不是?”王溥也点头,“先前主公得知赵晖派郭郎去陈仓防范蜀军,对此事颇有些微词,只是赵晖毕竟也派了自己的儿子同去,便不好多说什么。没想到郭郎后来作战勇猛,竟能一力败退蜀国大军,这事主公也没想到,就连在军中与大将们计议军事时都数次提过郭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