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比较目中无人,喜欢发表意见,是个异常自负的喷子,但人家敢这样做,除了出身条件够好之外也有一个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智商确实高。
泰始四年,裴秀任西晋司空;泰始七年,裴秀嗑了一大包五石散后喝冷酒,把自己活活嗨死了。然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他就任司空到“因故去世”这期间,只有短短三年。然而就是在这区区三年中,裴秀就成为了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图学专家和地理学家之一。
为什么断定他只用了三年呢?因为之前裴秀的工作内容实在是都和绘图毫无干系。面前有可能接触地图学的机会,只有他给司马昭当小参谋那几年,而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司马昭身边帮着祸害人。
不过要介绍裴秀的成就和贡献,显得介绍一下古代中国人绘制地图用的工具。包括刚才布日哈图已经提到过的那四种在内,可以确定的地图绘制工具有这么几种:规、矩、准、绳、表;丈杆、罗盘、望筒、度竿;记里鼓车、丈量步车。
古人测绘地形,基本上就靠这十一种工具,其中罗盘、望筒和表,是用来测量方向的,余下八种功能各不相同。
当然,众所周知罗盘是北宋发明的,所以在裴秀那个时代还没有,他们用的是相对更加原始一些的司南和地盘。
地盘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一块石板,上面有四维、八干、十二支,二十四个方向。然后有一个做成勺子形状的磁石叫司南,放在上面,然后……然后就抽它丫的。抽到它旋转后停下,所指的方向就是南边。
这听着很熟悉对吧?后世之人基本上都在科教节目里见过。但其实这东西摩擦太强,有误差而且误差还挺大,因此在罗盘出现后就被取代了。
对了,以上提到的十一件工具里头,有一件是到了明朝才发明的,就是最后那个丈量步车,是结合绳尺的另一种设计。简单的说就是架着这个车往前走,可以比较准确地记录下自己走了多远。
扯远了,回到刚才说到的裴秀老兄,他具体有什么贡献呢?有什么资格在三年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地图学专家之一?
这位老兄的第一项成就,是他根据《禹贡》绘制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第二项成就,就是裴秀正式提出了地图绘制的理论基础,即所谓“制图六体”。
《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至今已经全部散佚,不复可见。不过,制图六体的内容依然可以在文献中找到。裴秀第一次将地图制作规范化,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可靠的理论基础。而他的理论基本涵盖了所有地图制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