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丁充当的“军事观察员”,前往朝鲜南部各地临时绘制地形图——京华其实画过朝鲜地图、东北亚地图等等,但那些地图并不算太细致,如今需要更精确一些。
明军方面除了宋应昌带领少数南军继续驻扎之外,辽东军已经在快速北撤,李如松本人甚至第一批回到辽东,去主持李家军的家丁招募与训练工作去了。
与此同时,相应的自然是麻贵大军来朝。麻贵此来与辽东军不同,并非只带了嫡系的麻家军——当然麻家军也没那么大的规模。他带来的是一支混合部队,主力是宣府、大同、蓟镇、太原和北直隶诸镇抽调集中而成。
这些年来,以上几镇的军队经常性被抽调之后集中使用,不过统一指挥他们的人似乎总是高务实,这一次有些例外,按理说将会归于宋应昌的指挥之下,而实际军务由麻贵来提督——由于李如松回镇辽东,麻贵接任平倭提督一职(原先不叫平倭,叫御倭,是这次改的)。
另外不止陆军方面,海军或者说大明水师方面也必须提上一嘴。原先陈璘早就就任了御倭副总兵兼水师提督(御倭已改称平倭),但大明水师百年不在外海执行大规模作战任务,这支平倭水师的组建花费了很长时间,期间克服了很多困难。
主要困难当然是舰队组成问题,与陆师一样,大明朝廷对于水师的要求是:即使规模未必一定要胜过朝鲜,但战斗力必须成为真正的中坚。换言之,就是一定要比朝鲜水师更能打,要确保能展现宗主国的强大,这就比较麻烦了。
大明水师这些年由于京华的两洋舰队过于强大,早已基本消灭了大明沿海的海盗,由此水师则进一步退化,基本上只负责近海巡逻。
水师船队的规模在账面上看虽然还有高达上千艘之多,但其实里头大半只在账面上存在,早就找不到船了。剩下的部分则几乎全都是些“老破小”,能出外海作战的拢共不超过五十艘船,广泛分布在由天津到广州这漫长的海岸港口之中,并且这五十艘船中还没几条大船,根本拿不出手。
没船怎么办?按照大明以往的习惯,当然是临时打造或者征用。但这里又有问题,大明的官营船厂早已颓废不堪,二十多年前时仅剩的那点技术能力早就因为高务实当时为了建立京华系造船厂而从中挖走技术骨干流失殆尽。
后来江南海商们为了对抗京华,又把官营船厂剩下的最后一点残渣也给迟了,于是到了今时今日,官营船厂可谓全都垮了,根本不足以临时打造一支像样的东征舰队。
于是陈璘和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