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房留出来,一间做仓房,一间做厨房。
一年三个季节,都是要在仓房做饭的。等到了冬天,就要到堂屋里烧大锅做饭。这样一来,既做了饭,又烧了炕,能省下不少柴火呢!
所以说,乡下人还是很精明的。
眼下也没到开仓房做饭的时候啊,咋就跑仓房去了呢!
张氏觉得,大房一家子有事儿瞒着她。
“不行,我得去看看去。”张氏抬脚就要往晚走,愣是被杜河浦拦了下来。
“你消停点吧!老太太的火气可是还没下去呢!”这事儿虽然翻篇了,可是杜河浦知道,老娘的气并没有消。
张氏想了想,低声骂了两句,便老老实实地坐了回去。
此时,杜玉娘已经红豆放入锅中了,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盖子大火烧开。等水开以后再滚一会儿,便撤火,改成中火,煮大概半个时辰左右。
这时豆子已经变软了,但是不能揭锅看,还要再加柴,改大火,煮一刻钟的时间。
熄火后,锅中的红豆已经非常软烂了,锅底还会残留一小碗的汤汁。
杜玉娘看到那些汤汁的时候,不由得会心一笑。
她的手艺还在。
这碗红豆汤汁,是很重要的。
杜玉娘把澄面团和沾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和成粉浆,调和粉浆需要用到的不是水,而是之前的那一碗红豆汤汁。
在煮软的红豆中,拌入红糖和油,使其融化,再慢慢倒入调和好的粉浆,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所有的材料都均匀成一体。
这是个很费力气的活,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要掌握好节奏。
这时候,杜玉娘的身上已经见汗了。她这副小身材,才十三岁,将这一连气的活计做下来,着实不太轻松。
粉浆打好后,杜玉娘将锅烧热,放上笼屉。
她家没有那种专门做点心用的木头做的模框子,所以她就用一个比较大的深口盘子来代替。
将盘子上刷油,慢慢倒入粉浆,并且在盘子上扣置一个浅口盘子当盖子。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红豆糕吸收大量蒸汽,影响口感。
为了避免红豆糕成形时,会粘到盖子上,充当盖子的盘子上,也要刷一层薄薄的油。
杜玉娘将大锅盖子盖好,然后便搬了小凳子,坐在灶膛前面看火。这个时候,要用大火迅速加热,将红豆糕定型。
她一直在计算着时间,等时间一到,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