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过。
“祖母,谁来了?”
李氏只道:“就是街坊邻居嘛,看咱们回来,就过来叙叙旧。”
杜玉娘点了点头,“我爹呢?”
“在后边呢,他眼睛还没好,总得多休息吧,老起来,费眼睛。”
也是啊!
杜玉娘点了点头,“等我熬完骨汤,明天带我爹去复诊,看看秦大夫到底怎么说。”
“这事大事,可不能马虎了!”李氏停了一下,才道:“你现在就熬骨汤吗?祖母来帮你。”
杜玉娘笑笑,“不用。这都中午了,先吃点饭,吃完了以后再干也来得及。”
李氏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张罗着吃中饭。
午饭草草的吃过,杜玉娘便准备熬骨汤了。
刘氏好奇滴道:“闺女,不就是煮面吗,犯得着熬汤吗?”
“面好,汤好,才能称为是一碗成功的面!汤是精髓。”杜玉娘一边笑一边道:“这是要卖的面,要挣钱的,能跟咱们在家里吃的面一样嘛?”
刘氏琢磨琢磨,觉得闺女这话也挺有道理的。
杜玉娘把大骨棒拿出来,先是放在大盆里放了一些凉水,然后再把骨棒扔了进去。
“玉娘,用我们帮忙不?”
“娘,杀一只老母鸡,再烧点热水过来。”
“杀鸡?”刘氏眼睛瞪得老大,分家的时候,她们也就分了五只鸡,其中两只是公鸡,三只是母鸡,老母鸡也才两只。
“啊!做汤啊!”
刘氏翻了一个大号的白眼,“做汤用大骨头不就行了吗?还用老母鸡!”
杜玉娘瞧刘氏那小气样,差点笑出声来,“娘,您能不抠了吗?您这样,真的太好笑了。我跟您说,这汤啊,有很多种,我这种用老母鸡和骨头熬的汤,是最简单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以后等咱们的面馆开起来,我还要熬比这个还好的汤,一碗面,卖三十文!你看行不行?”
“一碗面卖三十文,你可拉倒吧!”刘氏摇头,说啥也不肯杀老母鸡。
正好杜河清摸索着走了过来,听到了娘俩的对话。
“哎,我说你赶紧给闺女烧水杀鸡去,一只老母鸡有啥可心疼的,等咱家的面馆开起来,给你买二十只老母鸡!”
刘氏一边叨叨,一边挽起袖子,看样子是屈服了。
杜玉娘笑,连忙过去扶着杜河清,“爹,今天我熬好骨汤,明天带你去秦大夫那复诊。”
“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