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碗有些忐忑,但是她相信大姐的话。
李氏只道:“这抹额啊,是祖母见过最漂亮的抹额了!祖母很喜欢。”
杜小枝和杜小碗十分感激,杜小枝又拿出给杜河清和刘氏做的鞋袜。
杜小枝的手艺是非常不错的,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被胡秀英一眼相中留了下来。在绣坊待了几个月以后,杜小枝的手艺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她做的鞋很漂亮,大小也是合适的,特别是刘氏的那双鞋,鞋面上绣着五蝠捧桃的图案,寓意也是极好的。
刘氏真的很喜欢,捧着赞叹了好一会儿,“小枝啊,大娘真是谢谢你,你这手可真巧,瞧瞧这蝙蝠,绣得当真是活灵活现,看着还带着几分俏皮似的。
袜子的针脚也特别细密,穿着一定特别舒服。
刘氏忍不住叨叨,“小枝啊,你这袜子做得可真好,边角的地方一点棱角都没有!”这样的袜子穿起来,肯定更舒服。
杜小枝被刘氏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大娘,我也就这点本事了。”
刘氏便道:“你当这是件容易的事情啊?天底下会缝缝补补的女子有多少?可不是谁都能吃这份手艺饭的。”
李氏见刘氏说得真心,心里也十分欣慰,大儿媳妇到底是个识大体的,这么多年下来,就没办过糊涂事!瞧瞧她现在对两个孩子这热络劲,谁能想象之前二房人做过那么多错事?换了个心眼少的,还不得把那点恨意,都转到两个孩子头上。
李氏越想越满意,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家合万事兴,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杜小枝又把给六子,双胞胎,做的虎头鞋和虎头帽子拿了出来。鞋底很软,鞋邦却是微微有些硬,孩子们穿上以后,可以很好的固定脚踝,学走路的时候才不容易摔倒。鞋面上的老虎图案栩栩如生,带着几分可爱,还有一对小耳朵,十几根胡须。
桃溪镇这一带有给小孩子穿虎头鞋,带虎头帽子的习俗,老人们认为孩子魂魄轻,需要戴点能辟邪的东西压着,虎头鞋和虎头帽子就是最常见了。
杜小枝的手艺,真的是非常高超,虽然不能跟绣纺的大师傅比,但是已经非常出色了!像李氏,刘氏这样做了一辈子针线活的妇人,是没有办法跟她的手艺比的。
这几样东西,可是送到刘氏的心坎里去了。而且杜小枝把尺寸掌握的很好,三个孩子正好能穿。
“娘,您看这虎头鞋做得多好!还有这帽子!”刘氏满心喜欢,“真是要谢谢小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