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凄惨死去,也是看出了云丹的害处,知道久而服用,还是逃不出一个死字,长痛不如短痛。
事实证明他的预见性……
从来都是自己诬陷别人,如今居然被士林所污,李敬玄勃然震怒:“我定不饶恕,吏部铨选,他们休想再有半分机会!”
不过宰相终究是宰相,他骂着骂着,突然醒悟,面色惨变:“不好!不是他们……是陛下!陛下要杀我!”
一个臣子如果有善名,就算办错了事,被皇帝所杀,天下议论,都是皇帝的错,士林兴奋。
一个臣子如果有恶名,哪怕工作上没失误,被皇帝所杀,老百姓也会拍手称快,天子圣明。
后者就是历史上武则天杀酷吏的原理,神皇陛下老圣明了。
显然,梅花内卫开始污李敬玄的名声,就不是单纯的以罪贬官,而是要他死。
李治这次是真的恨透了这个曾经的侍读,不弄死李敬玄,估计心里堵得慌。
李敬玄终于意识到危机,双腿一软,险些瘫倒,身侧的奴仆赶紧扶住。
他脑袋剧痛,却不放弃:“谣言不是我散布的……我冤枉啊,陛下!不!我要想想,谁能替我!只要把那个人给压住,陛下就能予我宽限,还有转机!”
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做事都不会操之过急。
在拿下李敬玄之前,李治要考虑好,用谁来取代其宰相之位。
就像动武敏之前,先派人去岭南,将那些被贬的武氏子弟接回京城一样。
首先想好了关键位置谁来接替,就不会出现随意任免后,没有更合适接替的臣子,白白让自己陷入被动的状况。
李敬玄认为自己很重要。
不是单纯的能力,论能力比他强的有不少。
但在四位宰相里,既要压制关陇士族,又要有限度的拉拢山东士族,还得展现出鲜明的圣人意志,自身的威望资历一样不能缺。
这种种条件下,接班的人选,就不是那么好挑了。
因此李治一边磨刀,一边选人,这个过程短则数月,长则一年。
到那时候李敬玄的名声也彻底臭了,可以手起刀落,夷其三族。
而李敬玄唯一的自救之法,就是在这段时间,一方面尽可能挽回名声,另一方面将接班者打压下去。
让李治意识到,终究还是他更好用。
“扶我起来!我要去写信……写信!”
李敬玄拼命想着办法,颤颤巍巍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