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两人相视而笑,李彦又正色道:“殿下,弓氏在洛阳经营数十年,根基深厚,尤其是漕运……弓氏如今已有了退回汴州之意,漕运需另有重臣监督。”
太子道:“漕运关系重大,不可操之过急,元芳举荐何人?”
此次为太子入主洛阳彻底铺平道路,稳定漕运大局,论功行赏,李彦的这份自然最大,太子之意也是让他安排人。
李彦却不准备这么做,漕运明面上的控制权太敏感,他正色道:“臣举荐一人,左金吾裴将军。”
旁边安静坐着的太子妃闻言愣住,眨了眨眼睛:“我阿耶?”
左金吾卫将军裴居道,正是太子妃的父亲,也做过宰相,后来武则天登基那一年被清理掉。
而那个时候太子妃早去世了,历史上太子死后一年,太子妃就跟着他去了,被追赠敬哀皇后。
成为武则天儿媳妇的,就没有好过的,唯一后期享福的韦皇后,前半生也是过得惶惶不可终日。
只是现在太子妃还沉浸在有孕的喜悦中,生活过得美滋滋,骤然听到她父亲的名字,反倒推脱:“我阿耶恐怕难以胜任,他是武将,粗人一个,管不了这个……”
李彦心想你回去跟你爹说这话,看他不把你吊起来打,太子倒是明白其深意:“元芳之意,是闻喜裴氏?”
李彦道:“裴氏门风肃正,行事低调,又能人辈出,可为重任。”
外戚不能过度掌权,也不能一点权都没有,有关漕运之事,裴居道就算不胜任也没关系,他后面还有裴氏。
再加上此次兵部尚书裴思简清查军田一案,等到目前被任命为洮河道大总管的裴行俭,彻底稳固了吐谷浑局势,班师回朝,裴氏就基本绑到太子身上了。
有了这个基础,李彦再讲重点:“殿下,裴尚书此次清查军田被侵,颇有成效,理应再接再厉,为在外征战的大唐军士作主,令三军效命,没有后顾之忧!”
太子缓缓点头:“此事不易,但也只有裴公能胜任了……”
裴氏的好处也别想白拿,进了阵营就要去干这最得罪人的活计,而毫无疑问,侵占土地最多的还不是弓氏,是关内士族。
如此一来,各方势力也能达成新的平衡。
太子赞道:“元芳天资英才,怪不得父亲当时对你出将入相,甚是期许,你现在已经在做宰相之责了!”
宰相的职责其实就是平衡各方势力, 当年李敬玄之所以得李治看重,除了早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