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百姓为了求生存,宁愿逃去蛮夷之地,也不愿待在中原。
比如隋末之时,就有大量汉人逃去突厥,后来贞观年间,李世民还特意将汉民从突厥人手中迁移回来,增加人口。
但明朝如今还不算王朝末年,大量边民外逃向蒙古,就实在触目惊心,一方面是官吏腐败,明军在噶人头的军功政策下,特别喜欢杀良冒功,倒霉的自然是边境的百姓。
另一方面则是有宗教煽动挑拨了。
陆炳也道:「这些逃民在边境,开辟了「板升」,此为蒙古语中村庄之意,但他们并没有如蒙古人那般生活,还是如汉人一般农耕求存,之间多有联合,白莲教就是其共同信仰,越来越多的板升之民投入萧芹麾下,势力不断庞大。」
李彦微微点头:「那就难怪会封为国师……」
俺答汗会封萧芹为国师,显然不单单是白莲教,还因为对方确实有了不小的地盘,手下精锐亲兵近万,还有全体板升教民的狂热拥护,可以拉出数万大军,成为边境地区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
这萧芹还和汪直一样,属
于标准的明女干,汪直是领倭寇侵略大明南方,萧芹是领蒙古人侵略大明北方,俺答汗几次入寇,都是萧芹这群白莲教徒为向导。
关键是每次趁着蒙古军入侵,萧芹就通过白莲弟子,在边境军民中散布言论,将板升描述成「有良田万顷,去了后就分土地,耕牛、农具、种子一应俱全,不必向大明官府纳粮,不怕被蒙古人劫掠,也不会再被明军杀良冒功」,简直是世外桃源……
不了解的百姓自然狂喜,等真正逃过去了,才发现摇身一变,成了为萧芹做牛做马,开荒土地,关键是还被大明和蒙古夹在中间,朝不保夕,处境并未得到改善。
远香近臭,人们遭遇了眼前的不平事,往往寄希望于远方能有所改变,结果真正去了,才发现各有各的难处,完全不像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陆炳将北方的局势解释一遍,也往动机上面考虑:「李神医以为,此次是白莲教的邪法?可他们在东南之地,似乎没有如此大的势力……」
「难说!」
李彦正在沉吟,丹房外传来朱四的呼唤声:「先生!先生!」
陆炳精神一振,期待地道:「我能出去见他么?」
李彦点了点头:「可以的。」
丹房大门开启,陆炳迈出,一股香气扑面而至。
朱四见到气色不错的陆炳,先是一喜,闻到香气,又勃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