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上面能够吃得消的话,已经死去的灵帝,也不会各种变着法的卖官,还将打折促销之类的弄出来,想办法进行收钱了。
军队没有办法开拓进取,没有仗打,那就意味着军队和军方的话语权,以及获取军功晋升的途径要小的太多。
为了不彻底失去这份自留地,所以以往在整治凉州,与凉州羌人作战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在暗地里有所留手。
这样,他们才不会被进一步的削减……
除此之外,贾诩又在信中,与刘成说了凉州三明的事情。
所谓凉州三明,分别为皇甫规,张奂和段熲。
三人都是近代以来,三位在对待凉州之地上是杰出军事家。
因为三人的表字都有个“明”字,又都在治羌中立功扬名,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
在他们的手上,凉州羌族,被打的很是凄惨。
贾诩没有过多的讲述凉州三明对战羌族的详细细节。
在贾诩以及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不管羌族闹得有多凶,大汉出兵,打这些人,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主要与刘成说了这三人对待羌人的态度上的不同。
皇甫规和张奂主张采用相对温和的办法,来解决羌乱。
也就是在将羌族打败之后,将一部分羌族,使用强硬的手段儿,将之从原地给迁移走。
迁移到汉人多的地方,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由之前放牧,强迫转化为农耕。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不过,耗费的时间太长,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
而大汉朝廷手里面是缺钱的。
也正因此,二人所执行的政策,并不能够被一直执行下去。
凉州羌乱,一直没有被解决。
后面段熲出马,他向灵帝保证,三年之内,就将羌乱平息。
段熲的办法,与皇甫规和张奂完全不同,他们是抚,段熲就是剿。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你们羌人不是一直都在动乱吗?
那我就把你都给杀一个七七八八不就好了吗?
这样你们不就不能再作乱了吗?
段熲的这个办法确实有效,一年多的时间,依靠着手里的一些兵马,和凉州本地兵马,与湟中义从这些,就将羌族扫了一遍。
杀死、俘虏许多人。
所有羌族,都变得老实了。
纷纷表示臣服,表示归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