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务衙门保奏如外务部,随李鸿章签订沙俄条约,其后任驻英和驻俄翻译,之后一直活跃在外交界。
干了不少事儿,也翻译了不少外国著作,最好玩的是引进了桉树进入中国并且命名,还娶了一个法国妞做偏房。
这所宅子就是吴宗濂在首都活动时候的旧宅,宅邸不算大,但是修建得很“立体”,与周围的旧领事馆,旧使馆等的格调差不多,充满了“洋气”。
换到民国,这样三层的建筑应该叫做小洋楼。
一楼是个大厅,可以办舞会沙龙,二楼是办公室,有一个小会客厅和五六间办公室,三楼是家居,房间较小,分布有点像小旅馆,约莫有十来间的样子,估计当年吴宗濂在这里也是公私兼用。
这处地方装修是最麻烦的,因为涉及到外观上保持街道原貌,内部装修改造需要文物局审批的问题。
所以这栋小洋楼是最后才装修完成的,刚好用来接待新田栋一和版本五郎。
这里地处国博后巷,步行到国家博物馆不过五百米,到故宫博物院也就一公里多,几人甚至可以步行溜达着过去。
皿方罍的回归带来了相当良好的舆论反响,连带着新田栋一和坂本五郎的待遇都得到了提高,这俩货也好陪,他们哪里都不去,一头扎进国博和故宫博物院的万千藏品当中就出不来了。
新田栋一早年收藏以青铜器为主,五几年一场大病之后,才开始改为收藏佛教有关的文物,国博的青铜器乃是全国甚至世界之冠,因此几人在这里流连忘返。
除了轮展的那一批,几人还得到了临时许可,可以观摩收在库房中的那些不布展的“神器”。
这待遇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了。
比如利簋这样的超级国宝,几人不但可以近距离无间隔观看,甚至还能够上手触摸。
馆内还特意给几人配备了专家进行讲解。
“吴研究员,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
“肘子你说,看看我能不能回答。”
“马老能够确认皿方罍器身在新田先生那里,是因为一行铭文:皿作父己尊彝。”
“这道铭文和收藏于湘省博物馆的罍盖上的铭文‘皿而全作,父己尊彝’极度相似,因此断定其本为一套。”
“虽然的确是罍的器型,但是既然铭文上说明了是彝,那不是应该尊重古人的命名吗?为何要以后世的造型分法,将之命名为罍呢?”
吴研究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戴着厚厚的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