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事来之时,京城的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由鹰哨传了来。
杏榜挂榜,统统榜上有名的翟耀和方舟殿试也都过了,一个一甲第三名,授探花,赐进士及第出身,一个二甲第二十八名,赐进士出身。
贺淑璃听到消息,亦是为方舟高兴不已。
鹰哨的传信自然快,眼下殿试刚过,要等上头来报信,起码还得等半个月。
此事不必声张,但六花他们想来都很挂心,毕竟,翟耀他们已经离家半年了。
许三花便专门派人去说了一声,还有方大爷那里。
得知两人都中了进士,自然都是高兴不已,但报喜的没来,不好表露,只关起门来高兴了高兴,就满心等着报喜的官差上门来。
如此,又过了半个来月,官差上门报喜,整个淮安县的人就都知道了。
方舟和翟耀都是淮安县人,且还是本次春闱唯二高中且名次还不算低的人,这自然是值得庆贺的。
县令还亲自上门道贺呢。
考上举人都有能当官的,更别说进士了,所以大家都知道翟耀和方舟前途大好。
翟耀早就成亲生子了,没办法,但方舟就是个香饽饽了,不但没成亲,也没定亲呢!
一时间,方大爷住在许三花在塘沽坊的宅子,门槛都差点没被踏破。
孙子高中进士,光宗耀祖,方大爷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但也知道,孙子的婚事,得他自己点头才行。
所以硬是别人怎么说,他都没答应。
就在整个淮安县因为高中两个进士热火朝天的时候,方舟和翟耀的任命也下来了。
翟耀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而方舟外放江州府晋远县县令,正七品。
入内阁必过翰林,这样一看,翟耀的前途自然大好,又跟帝师贺家沾亲带故,只要踏实上进,将来必不凡。
但方舟虽外放县令,可也是得成夙愿。
人各有志,此番也算是各得其所。
翟耀一授官就即刻进入翰林院任职了,只传了信回来,待安定好,就让六花带着一双儿女进京去。
至于翟宽和董氏,翟宽年纪还不算太大,在镇公所做的好好的,至少也得等退下来,说不定有一日再往京城去呗。
京城居大不易,一个七品官,俸禄才得多少,一家老小全去,也是难。
所以,等翟耀高升了再说吧。
为恭贺翟耀高中,许三花便干脆将他们春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