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又酸又麻,在马上又不敢做大动作,只能扭动了几下,干笑道:“卑职出身低微,让阁领见笑了。”
明崇俨摇头:“见笑不至于,只是你往日依附李敬玄,多有夸赞他的文章,你或许将其他人也都当成李敬玄,才有这样的误解,现在梅花内卫是准备投效雍王殿下的,你把话说得越直接,效果越好,明白了吗?”
卓玮恍然:“卑职一定将阁领的意思传达到!”
明崇俨的脸色沉下:“是你的意思。”
卓玮算是见识到了上官的嘴脸,心想有朝一日等我当个官,也要对手下人这般,赶忙道:“明白!这都是小的所言,与阁领无关!”
明崇俨这才满意,摆了摆手:“现在就去吧,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事情办好,尽快脱了这身文衫。”
卓玮忍住喜悦,拱手领命:“是!”
他扬鞭策马,胯下的骏马开始狂奔,很快将梅花内卫甩在后方,心头越来越火热。
入仕啊,这是无数士人的梦想,本以为遥不可及,毕竟他并无显赫的家世背景,只有探查真相的能力。
比如云丹案中,唯有他卓玮知道,肯定是圣人拿江南村落的百姓试药,结果李敬玄父子背了黑锅。
他原本都构思成书,传于世间,让后人知道,史册都是谎言,真相还在民间。
没想到峰回路转,自己也能当官了,当年的那点小事就没必要计较了。
卓玮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了洛阳前,顺利入城。
趁着宵禁之前,他一路快马,来到城北,看着那占地广阔的府邸,翻身下马。
急剧的喘息了几声,卓玮整了整衣衫,又卷了卷袖子,露出梅花印记,大踏步的走上前去。
……
雍王府内。
李贤聚集了一群大儒,正在商讨如何整理校注《后汉书》。
《后汉书》以晦涩难懂闻名,有梁人刘昭的注,评誉最佳,但李贤却觉得不够,他要自己编注一套,青史留名。
这并不是妄自尊大,在文学造诣上,李贤毫无疑问是武后四子中最强的,当年太子编著《瑶山玉彩》,是挂名性质,具体工作都是由上官仪、杨思俭等大儒来做,而李贤编注《后汉书》,则是亲自上阵的。
刚满二十岁的年纪,他在修辞、音义、俗雅方面就样样精通,各家释注有何优缺,怎样修释补正,都了然于胸,更是亲自寻章摘句,津津乐道。
如此才华,令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