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连连点头,用这几个月苦学后愈发熟练的大唐话道:“夫郎有此志向,妾就放心了!”
王孝杰拥着她,朗声笑道:“苏毗那边的事情你也不要插手,将人手全部撤回,等待六郎入城,我们便可顺利交接。”
类似的对话发生在不少官员的家中。
当殊死反抗的将士都被葬送于安西,内部国土分裂,赞普又明显倾向于大唐,众官员所做的,只能是连夜恶补大唐话了。
当城门开启,李彦持旌节率众而入,来到布达拉宫前,与王孝杰遥遥对视,眼中都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意。
自从上次出使后,双方不仅没有再见过面,连交流联系都很少,尽可能地避免暴露,不被抓住赞普谋反的证据。
不过在听到孙波茹本说出,王妃又生了个大胖小子的消息是,李彦也有过担心。
担心王孝杰会迷失于赞普的权力中。
如果不是王孝杰靠脸上位,为大唐争取到关键缓冲,别说吐谷浑复国,当年关中大灾时,钦陵肯定不会错失大好的进攻时机,这位能代替赞普又是他做出的安排,自然希望能有好的结局。
直到此前的联系,李彦欣慰于王孝杰对立场的清晰把握,终于放下心来,此时更是微笑道:“赞普,又见面了!”
王孝杰没有表现出过分热情,淡淡地道:“李副使别来无恙,你还是本王御封的赞普钟,不想今日也是由你入我王城!”
群臣立刻紧张起来,禁卫亲信们则钦佩不已:“大王不愧是我高原的伟男子,面对唐人也是怡然不惧,将生死置于度外!”
李彦道:“昔年松赞干布娶我大唐文成公主时,也是立誓永与大唐结好,直到奸臣禄东赞上位,才导致你我两国横生间隙,如今赞普深明大义,主动请降,亦是避免两国再生兵戈,生灵涂炭!”
王孝杰点点头:“正是如此,我所求唯有大唐善待我高原的子民,从此高原子民也为大唐人,再不分彼此,至于我这赞普,也是时候卸下这份重托了!”
群臣动容,禁军们更是悲声高呼:“王上!”
在这個奴隶制为主的国度里,如此为子民着想的君王,此前别说没有遇到,连想都是想不到的啊!
李彦正好趁这个机会取出诏书:“陛下有诏,芒松芒赞恭体爱民,勇武过人,特封为逻娑州都督,征西大总管。”
吐蕃群臣目光顿时闪动起来,李彦又道:“吐蕃国内由于不得茶饼,生出矛盾,陛下爱民,接下来将開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