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之以李’,我也是带着诚意,与兰陵王见面的。”
两国互市其实就是投桃报李,互相交易,萧兀纳仔细地琢磨着这位的每句话、每个字眼,立刻道:“两国战火纷争,生灵涂炭,总教头爱民如子,想必也不忍心吧?”
李彦道:“燕云之地,百姓安居,商户乐业,所谓生灵涂炭是看不到的,只是如今的太平日子,确实是上下将士卖命拼来的,故而格外珍惜,若是贵国愿意罢战,不再妄图入侵燕云,我自然是乐于见得!”
萧兀纳脸不红心不跳:“当然,我主本就有平息干戈之意,否则在宝祐之盟中,也不会将燕云十四州直接划归中原所有……”
辽国自以为兵强马壮,不可一世的时候,谁管你什么盟约哪怕一个名义上的兄弟之称,都能以为母报仇的荒谬理由,用作南下入侵的借口。
一旦发现打不过,顿时想起来宝祐之盟里面签订的,燕云之地归还给中原王朝的约定了。
然而李彦一句话就给否了:“昏君赵佶签订的宝祐之盟不作数,我们从最初就没有认可过!”
萧兀纳胸口一闷,但对方并没有说错,从雁门关前拒绝辽军入内,乡军一直都是针锋相对,现在更是直接起兵造反了。
可他提起宝祐之盟,也不是故意恶心人的,主要是为接下来的地盘划分起个铺垫,毕竟这段时间,乡军一直在往外推进,蚕食辽国的土地。
早在一年前,乡军收复的,其实已经不止是当年石敬瑭割走的燕云十四州了。
比如梁山最早由水路登陆的营州、平州、滦州,同样关乎到中原的屏障防线,自然不可能还回去。
甚至卢俊义三番五次地率军出战,为的同样是不断北扩,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那条边界囊括进去不说,为了修筑长城时不受干扰,自然是越往上越好。
在这种混乱的战争年代,国家边境往往如此,强的咄咄逼人,弱的节节后退。
现在辽国悲哀地发现他们居然属于弱的。
所以萧兀纳才准备认可燕云十四州,其他未明确的领土则还要争一争,反正不能让乡军那么痛痛快快地修筑长城。
真要长城修好,那战略主动权就完全易手了,换成了乡军随时能出塞寻求大战,塞外的辽国则很难进逼,能否互市就要看着对方脸色。
坚定了这一点,萧兀纳沉声道:“总教头此言差矣,我大辽认可乡军的实力,然中原正统仍是赵宋王朝,宋辽宝祐之盟是两国签订的盟约,岂能说不认就不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