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模样的男子,温文尔雅,风流个傥,若非左右是朱四和朱十二小心陪同,眼中带着敬意,简直像是进京赶考的才子。
此人正是十三太保中排行第二的朱仲,取的是兄弟排行「伯仲叔季」里的「仲」字,乃是锦衣卫里智囊一般的人物,人送外号智多星。
东海之事干系重大,陆炳有意亲自前来,却是嘉靖不愿让这位奶兄弟担责,只是派出十三太保,而智多星二哥一至,众兄弟立刻就有了主心骨。….
听了朱十二的询问,朱仲就轻轻点了一句:「不可期望过高。」
朱十二立刻明白,自己说差了话,赶忙话锋一转:「是啊,李先生治好了杭州土地,已是大功一件,总不能把医治神佛的重担都压在他的肩上,此次炼丹,只是炼丹,以备不时之需。」
朱四皱眉:「炼丹终究还是道门擅长,就怕那位小天师借题发挥,要让李先生下不了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道医短短时日,所作所为传遍东南,震动京师,自要面临压力。」
朱仲澹澹地道:「不偏不倚,监察实情,才是我等谨守的本分,两位弟弟不能忘却。」
锦衣卫
的十三太保向来分布各地,来到东南足足三位,已经过多,毕竟在这样的大事上,军事由李天宠全权指挥,神道由陶世恩一力推行,他们只是监督者,事后向嘉靖禀告来龙去脉,明确功劳和责任。
但只要是人,就不可能绝对客观,总有喜好偏向,朱四想到此生有机会真正号令六丁六甲,至今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抽上一抽,更别提原本要被张经李天宠之事拖累,如今反倒立下功勋的朱十二。
朱仲正是看出他们偏向过于明显,才会出言提醒。
他深知嘉靖的多疑猜忌,对于陆炳这般信任,交托大权,除了从小培养出来的情谊,两次救驾的功劳外,还有一点就是,陆炳执掌的锦衣卫全心全意向着皇权,是真正的天子耳目。
完全没有私心不可能,但要将私心也让那位万岁也能看得到,才是圣恩卷隆的保证,所以在嘉靖还没有对李时珍这位道医,表示出明确态度之前,锦衣卫怎能先一步偏向?
在二哥看似温和,实则不容置疑的声音下,朱四和朱十二暗暗叹息,只能齐齐应声:「是!」
三位锦衣卫的实权人物说话之际,四周的船只都朝着这边靠了过来。
连一向在中间行驶,突出领袖地位的太一宝船都慢下,十数道身影驾风飞至,为首的正是陶世恩、玉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