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就听话了。
冯保的话虽然难听,但是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很快就有人操作农具不当受伤、因为姿势不对没干一会儿就累得干不动、因为偷懒没有深耕干了半天全白干等等各种幺蛾子事儿发生。
撑犁也是个技术活儿,种地也有它自己的道理,不是想当然。
朱翊钧干完了自己的活儿,看了大半天读书人的笑话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些读书人白天耕种,晚上还要温习功课,其实很辛苦,但还有一次鱼跃龙门的机会,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都会坚持下去。
回到了通和宫后,朱翊钧询问了下周良寅的表现。
周良寅,在朱翊钧的印象里,还是贱儒一个,三次回京述职,都没有得到皇帝的召见,冯保简单的汇报了下周良寅的表现。
周良寅跟在侯于赵的身后,偷偷学会了垦田,在大宁卫扎下了根儿,带着北平行都司的汉民,开始了垦荒。
这些年,在周良寅的带领下,一共开辟了一万三千顷常田,就是一百三十万亩,开辟了三万七千顷的草场、建营堡七百五十四处、修大宁卫、会宁卫、热河卫三城,修军马围场两座,属于百万军马场的一部分,而今年,这两个围场,马匹规模达到了三十万匹,这十年,安置汉民超过了二十一万人。
“他就是装的,朕也给他一个机会。”朱翊钧手里有厚重的账簿,垦田五事,是当初侯于赵奏请朝廷执行的垦荒条例,而周良寅没有违背这些条例,执行的很好。
在大宁卫过往奏疏里,甚至有了奇闻,大宁卫甚至出现了兼并的现象。
在边方出现了兼并,可以说,这片土地的王化,已经完成了一半,剩下的都是文教的事儿了。
“他投靠了谁的门下?”朱翊钧好奇的问道。周良寅会选择投在谁的门下?
晋党、楚党,还是张党?
冯保低声说道:“他现在万阁老家中,因为上一次侯于赵入京的时候,也是投在了万阁老门下,周良寅这些年,就一直跟在侯于赵的身后,侯于赵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那是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
周良寅摸着侯于赵过河,摸上瘾了,连投靠之人,都和侯于赵一样,主打一个,侯于赵先倒霉,他才会倒霉…
“挺好。”朱翊钧笑了笑,周良寅也算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了,也是三党都想要的人物,结果周良寅看来看去,步了侯于赵的后尘。
周良寅此时在万士和的府上,和全晋会馆八十亩地、全楚会馆七十亩地、全浙会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