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自人群中挤出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肩上背着一个包裹,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样子。
这青年趁御林军不备,大步直奔观礼台,朗声质问:“草民以为,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
“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疆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陛下岂能以武艺高低而用人,敢问李靖、吴起等将军是否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这青年面对高高在上的天子,毫无惧意,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大胆,竟敢冲撞陛下,给我拿下!”御林军统领文鸯上前一步,叱喝御林军抓人。
刘辩急忙伸手:“且慢,这位先生说的非常好,不可鲁莽!”
听到天子夸赞,刘伯温及陈平、孙膑、蒯越等兵部官员才松了一口气,这年轻人说的头头是道,让他们如同醍醐灌耳,忍不住有种击节叫好的冲动。只是不知道天子心中什么想法,不敢轻易流露,此刻看到天子持欣赏的态度,便纷纷颔首赞许。
“这是个人才,比起班门弄斧的武夫强多了!”李白不甘落后,伸出大拇指夸赞。
看到天子及公卿一片赞许,年轻人更加从容不迫,躬身施礼道:“草民邯郸赵阔,祖上便是在长平之战惨败于白起,葬送了四十万赵军性命,沦为千古笑柄的赵括。为了给先人洗刷耻辱,草民自幼遍访良师,饱读兵书。听闻陛下用人不问出身,故此前来求仕,论武艺赵括无法与猛将相比,但论用兵之道阔却敢与任何人一较长短!”
“果然不出朕所料,这家伙果真是赵括!”刘辩在心中沉吟一声,“虽然再世为人,但这赵括看起来依然不改纸上谈兵的本色,庆幸的是他遇见了我这个拥有系统的伯乐,知道如何培养他成长。此外,赵括刚才的这番言论倒是颇有水准,惹得刘伯温、孙膑等人都颔首赞许,倒是有些理论水平。”
但刘辩并不知道,赵括这篇煌煌大论其实出自诸葛孔明之手,也不知是否因为召唤的蝴蝶效应,竟然被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