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关于郑家,朱由校眼眸微动。
算算时间,自己来到明朝,目前还没有在海事上多做变动,按时间来看,天启五年也是十八芝成立,郑家开始崛起的时候了。
大航海时代啊,可是自己却被西虏、东虏束缚手脚。
除边疆外,国内还有愈演愈烈的天灾人祸,要不是来得早,一切都还尚未可知。
“朕记得,他怎么了?”
朱由校皱了皱眉头,回想起来。
天启二年海战得胜后,福建总兵俞资皂率领水师官军进围澎湖,包围了红毛番们建造的夷城,鏖战四个月,在天启三年春终于收复了澎湖。
朕这天启一朝,在边疆先后奏闻四场大捷,更有西南亲征土司,首上沙场,陆功何其昌盛!
相比之下,海功唯有澎湖之战,逊色不少。
就是澎湖之战,也是因船多且机动性高,使用不讲理的狼群战术获胜。
事后朱由校看过战报,澎湖之战的关键还是因为有许多水师官军视死如归,用人命拖住了想要撤退的盖伦战舰。
一旦让对方的盖伦战舰离开近海,便是蛟龙入海,追不着也打不过了。
如果是那样,也就不会有镇虏炮问世了。
镇虏炮的威力和射程,还要稍高于眼下各地驻守明军主要装备的第二梯队——“神威大将军炮”,但却远远不及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
不过相比之下,镇虏炮性价比极高,又可以装车,便于携带,这才会迅速成为眼下九边边军的主力火炮。
目前大明的各地水师,基本都没什么变化,原因只有一个,没那么多钱。
朱由校只动了两个地方,福建、登莱。
福建水师曾与荷兰舰队作战,拥有稀少的抗击西方的战斗经验,至于登莱,则主要是听从袁可立的建议。
即便是福建和登莱两个水师,现在的实力也很有限。
福建水师的主力战船仍是旧有的苍山船,在澎湖之战后,军器司的匠户曾尝试着将镇虏炮装备到苍山船上作为舰载炮。
结果很可惜,没能成功。
事实证明,苍山船的确早就应该淘汰了,这种战船只适合在浅水作战,拿到浅海就已经很吃力。
至于舰载镇虏炮,相当于把手枪交给小孩子,没什么用处,反而浪费时间、精力、金钱。
既然短期内朝廷只能维护一支登莱水师,作为以福船为主力的水师,那福建水师不如退而求其次,即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