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作用,加入皇商会的就是各有其所用。
登莱的宋柄实,就是在推行新盐法之后在替朝廷管束地方盐商,大同的曾良玉,主要负责与臣服后的左翼诸部茶马、铁器贸易。
而且商队除了行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打探消息。
每家商人都有其主要经营的地方,大同的曾良玉就只能打探到左翼,再往远走,反而惹人怀疑。
朱由校这才想到了常与察哈尔交易的张家口常氏,这一支常氏的主要作用,就是打探察哈尔内部的消息。
在草原上,就连边军的精英夜不收,可能也不如一支关贸商队掌握的消息要多。
现在这个时候,没有确切而且精准的消息来源,干什么都是慢人一步。
如果想走在所有人前面,就必须要考虑周全。
朱由校的目光落在了王朝辅身上,道:
“告诉孙云鹤,盯紧常万达,察哈尔的消息,从今日开始,全都要报给朕知道。”
“去山西那两个怎么样了?”
......
办了常氏以后,胡士广和许为京两人的确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本来不错的名声现在变臭了。
的确,两个人也都觉得这事办的不光彩,最近这几天一直没出驿站。
平日里晋商的钱收了不少,可到了这种时候,却摇身一变,直接变成钦差下来主事。
可现在性命攸关,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
两人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必须得合为一家共同应付眼下极为艰难的局面。
在此之前,他们想过各种办法,都觉得不太可能成功。
晋商几大家,在晋中已是根深蒂固,这次能出其不意打掉一个榆次常氏,并不代表接下来就会顺风顺水。
在太原这几日,他们各自去联络往日的门生故旧,都是处处碰壁。
原本头几日还好,都以为是许为京睚眦必报。
可近日京师关于朝廷将要严办晋商哄抬粮价,与西虏通款的消息传来,这两相一联系,谁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虽说没理的是晋商,可胡士广和许为京办的事儿倒也不好听。
说到底,你们也是拿了银子的,怎么能翻脸不认人呢?
“怎么样?老兄。”许为京坐在凳子上,看见胡士广回来了,赶紧起身询问。
“唉!”胡士广叹了口气,坐下来咕咚咕咚的喝凉水。
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