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管理,而有明一代,恰恰是历朝历代皇权的顶峰。
太医院之下,还有诸多的宫廷、地方医药机构。
如御药房、生药库、安乐堂、典药局及地方上的惠民药局、王府良医所、州府医学教育机构等,都受太医院直接或间接的管理。
全国各地按年派纳的药材,需要送往生药库中统计品种、数量,进行存放,最后在需要用药的时候,由御药房负责分派药品。
其余安乐堂,典药局等宫廷医药机构,也都归属于太医院,各自有其职能。
安乐堂专事安置无权势、重病垂危的太监,典药局责位于东宫,是东宫六局之一,负责东宫的治病用药,不册封太子时不设。
册封太子后,由太医院派遣一名御医作为局丞管理典药局,另拨给诸多小吏,作为辅助。
其余东宫五局,也都是册封太子后才会重新设立。
诸如王府良医所,负责各王府的治病用药,惠民药局相当于朝廷免费给百姓发放治疗药品和看病治病的官办医院。
这些诸多宫廷或地方的医疗机构,都统一由紫禁城内的太医院官署管理。
太医院眼下如此的萎靡不振,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只怕是尽皆如此。
这可能也是眼下各地百姓体弱多病,对朝廷不满的另外一个原因。
全国上下,与医药有关的事宜,都需要经过太医院的协调处置才能得以实行。
由此可见,太医院这个地方,权势也是真的不小!
从前,两京太医院均下设惠民药局和生药库等诸多医疗机构,这些机构也分别设大使、副使等官,管理十分混乱。
天启二年朱由校南巡取消南京六部及各部院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在都由紫禁城太医院统一调配。
为了防止太医院权势过大,瞒天过海,洪武皇帝朱元璋也留了一手,便是六部之一的礼部,被赐予了监察太医院的权利。
礼部和太医院形成制约,这为太医院的腐败起到了很大的拖延效果。
然而,正德以后,礼部和太医院就开始穿一条裤子,常常互通有无。
万历二十年以后,礼部更是连堂官都多年空缺,对太医院的制约功能几乎完全失效。
时至今日,太医院已经是完全的腐化和堕落,就连基本的为皇家看病治病都做不到。
这也就说明着,除了民间的游医和郎中以外,朝廷的医疗体系,实际上已经完全崩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