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者六十。
也就是说,眼下八旗军的数量虽然被皇太极生生拉了上来,但是披甲率已经大大下降,还不足三分之一。
其中担当生力军的野人女真,大部分都只是单纯的勇悍,没有多少实际作战经验,精锐程度也远不及努尔哈赤在位时期。
这就是揠苗助长,一时看着厉害,可是一旦短期内没有占据到优势,很快就会被各方势力看得明明白白。
可是现在的辽东军及九边,早已经在天启五年初,就完成了盔甲和装备的全部更新换代。
全部完成更新换代,这是什么概念?
朱由校用每年一千多万两,这种简直是天文数字的军费,用六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一个正兵披甲率接近百分之百的大明边军。
大明,从没有这么阔过!
除此以外,遂发枪、镇虏炮、手铳此类先进火器,也都在军器司的日夜钻研下相继问世,成批的下发到边军手上。
熊廷弼一拿到这些,就组建了一个规模达三万人的“神器营”,在校场内整日的枪炮大作,用大批量的子药训练新兵。
据说,这支神器营每月训练所用的子药、铅弹,都是以百万为单位输送。
当然,这三万也不都是正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负责火器维护和运输的辅兵。
斥资打造这种规模的成建制火器部队,在辽东甚至于整个亚洲,都已经是属于首创。
而熊廷弼这样做的资本,自不必多说,那是来自于背后京师源源不断的军费。
随着大明参与大航海,并且在远东贸易占据一席之地,起码现在来说,资金,已经不再是朱由校的一个难题。
养兵费钱,但是朱由校从不在这上面有任何的吝啬。
朝廷有钱,锐意革武,下头的军队自然就会变得精锐,从而士气高昂,日日求战。
这两年后金虽然在皇太极的手中有所整顿和复苏,但是在朱由校引领下的大明,前进的脚步,显然更快!
愈发觉得,自己不应该只满足于一个大汗之位。
皇太极自从即汗位以来,忙于内政,近些年都是无暇顾及挑起战端。
只是南邻的朝鲜王国,如此孱弱的国家,居然也敢和大金叫板,这让他很不舒服。
想曾经,努尔哈赤在位时,八旗军英武无敌,萨尔浒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明朝四十多万精锐。
那个时候,朝鲜国连年都在进贡,十分老实。
及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