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这摊子来说吧,传到我这一辈都快六代了。你说那皇帝在的时候,满人照吃照喝,怎么?他日本人来了就不吃我家的摊子了?打吧,就这么打吧,这日子还能变了样不成,诶,把这汤给那边那小哥送过去。”
肉汤放在面前,可王一却吃的不是滋味。
因为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当下不是后世。
后世小日子真要敢开第一枪,那绝对是全体国民闻战则喜,恨不得复刻一波大汉来使故事,争取给自己族谱单开一页,头香资格。
可眼下,虽说关内因倭寇犯边群情激愤,哪怕明面上国府禁止北上出关抗战,但各地民间也是自发筹备物资,虽有杯水车薪,但也是尽自己所能,为关外尽一份绵薄之力。
但对于关外深陷战火中的百姓却是另一番想法了。
当下大众获取信息渠道就这么几个途径,收音机广播,报纸和信件。
关内的百姓知晓关外倭寇犯边,却不知战况如何,虽有尽绵薄之力报国之心,可这些物资到最后能有多少送到关外,真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国府的尿性,懂的都懂。
他们只会不解,怎么咱们送了这么多物资,捐钱捐粮的,你这个少帅手握三十万奉军,竟然就这么被日本这个撮尔小国给灰溜溜打进关了?
关外百姓则是从一开始战火一起的惶恐不安,到现在的麻木。
因为他们此刻还没有意识到日本人不是奔着占地为王,而是亡国灭种的目的发起这场战争,从刚才这个老板和伙计的对话中就不难看出。
他们只是觉得无非又是一场大清入关的复刻,只不过从满人换成了日本人。
再加上他们是城中百姓,不是城外的村屯百姓,信息渠道的缺失,闭塞,日本人本身将关外三省当做自己自留地的经营,目前关外三省还没彻底占据,缺德事干的还算收敛。
也就给了他们一种错觉,好似日本人占了关外,也就那样,说不定在日本人治下,咱过的可能比在少帅治下还好呢,毕竟日本发达啊!
而这种心态即便是到了全面抗战时期,也没有变化,尤其是对西北或者赣地,闽地一带。
因为对那里的老百姓而言,日本人离他们太远,而苛捐杂税,地主离他们太近。
你跟他们讲抗日救国,不做亡国奴他们听不懂,也理解不了,可你们跟他们说打土豪,分田地,他们才会相信你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以至于到了后世,在关外这饱受日本人经营摧残的地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