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逼迫朱铭妥协就范。朱铭不可能凭空变出钱财,只得弄点外快,把秋粮的缺额给补上。
至于收回的土地,还得想办法分给佃户,原主还在的予以归还。
绝对不能变成官田,否则遗害更深。
官田也叫做官庄,派遣吏员做庄监,横征暴敛起来,能逼得佃户全部逃跑。
鉴于这种情况,朝廷也改变策略,把官田都承包给大地主,再让大地主去招募佃户耕种。北宋末年已有这种政策,到了南宋变得极为普遍。但让大地主做转包人,只比吏员直接管理好一丢丢,也就避免佃户大规模逃亡而已。
瓠河镇那边分到土地的佃户,还有这边分到土地的佃户,朱铭会承诺三年之内免税。
但实行起来,只能免去正赋和地里脚钱,吏员会变着法的征收苛捐杂税。
朱铭只能做到这种地步,至少保证获得土地的佃户,变成主户之后三年内不破产。
三年之后,他肯定不在濮州了,老百姓就自求多福吧。
当晚在道观住下,弓手们拿到赏钱,一个个兴奋莫名,翌日带着大量钱财返回城里。
白胜、张镗和石元公留下来,负责把没收的土地分给佃户,谁在耕种就分给谁。全部给予田契,而且田产过户的免收手续费。这得鄄城知县配合,朱铭要亲自去县衙一趟。
姚广恕搞明白经过,对此没啥反应。
王老志早就得罪了蔡京,黄庭观那些道士,都是王老志的徒子徒孙,吃了苦头全都活该。
一张张田契发放下去,而且特别注明三年免税,瓠河镇那边的农民也补发手续。
张家被道观侵占的田产,全部予以归还。
一时间,太守的威名传遍全县,濮州士子更是争相写文章赞誉。
朱胜非看着州衙门口贴出的告示,喃喃自语道:“此等能吏,今后必为一代名臣。”
告示内容很简单,勒令濮州四县的知县、县令,着手清查各自辖区内的道观、寺庙。若有妖人,立即捉拿,顺便清理庙田。非法所得庙田,必须归还给田主,合法庙田须得交税,而且还要补交以往的欠税!
朱铭已经亲自做了示范,县官们知道该咋办,不但能讨好知州,还能趁机捞上一笔。
这就是突破口,立威之后,朱铭发布的政令才有人听,各地道观才会老实配合,否则县官们必定敷衍了事。
(本章完)
32845201
王梓钧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