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动探查,哪怕不曾向当地人询问什么,也必然会引起有心人警惕。
老苟叔隐约记得,杨家的产业似乎与萧山这边有些联系,便回来询问鹿溪。
老苟叔从鹿溪这里了解到,杨家的确有些丝绸方面的上游产业,是与萧山首富南风迟有合作的。
于是,老苟叔便安排了一些探子扮作小二伙计,跟着鹿溪派出的两位管事去了萧山。
管事以和南风迟家订购货物为由前去,只消寻个理由在该地多住几日,这些随从中的探子就有机会散布于镇上,秘密查访可疑的人家了。
……
老苟叔这边开始追踪印钞油墨去向的时候,朝廷中三法司为了张宓案也是愈争愈是激烈。
大理寺少卿赵世平祭出了孝道大旗:张宓杀人,有罪。
但他所杀者,一为儿媳,一为其子,以父杀子,不当死。
你反对,就是反对孝道。
寺正滕藤引经据典,为自家少卿寻找了论据。
他用了大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两起案件作为论据。
而藤寺正所举的几个例子,后来曾入选宋人编撰的《名公书判清明集》。
也就是说,这是被公认的作为正面典型的优秀判例入选的。
其一是阿张案。
女子阿张,嫁予男子蒋九,不过一年,夫妻便分家另过。
公公蒋八告儿子与儿媳不孝,当地官府便抓捕了蒋九夫妻。
讯问之下,小夫妻给出的理由是,公公蒋八对儿媳不轨,小夫妻只能分家另过。
而官府的最终判决是:公公是否曾对儿媳不轨,已难以查清。
儿媳应视公公如亲父般孝顺,父母有错亦该隐瞒。
你在公堂上说出这件事来,让你公公声名扫地,这就是不孝。
公公纵然果真图对你谋不轨,你拒绝就是了。
何况他身为人父,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念头呢?
这肯定是伱们不想赡养父亲,故意污蔑于他。
于是,判决如下:妇之于舅姑,犹子之事父母。孝子扬父母之美;不扬父母之恶。
使蒋八果有河上之要,阿张拒之则可,彰彰然以告之于人,则非为尊长讳之义矣。
况蒋八墓木已栱,血气既衰。岂复有不肖之念?
最后强令阿张夫妻离婚,阿张杖责十五大板,发配军营作为役妇。
蒋九杖责六十,回家继续侍奉父亲,再有不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