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可用的了。
但这种办法没有人会提,毕竟以刘备的性格,不可能会去做如此残忍的事。
就在帐中诸臣尽皆为难的时候,糜旸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糜旸出言对刘备进言道:“臣记得当年曹操亦俘获了不少荆州民众,前往汝颖附近屯田。”
“如今大王所虑者无非魏军降卒念及亲人安危,不能尽心为我军所用,后期逃回北方。”
“但同样的,当年曹操从我荆州中所掳走的众多民众,他们当然也会思乡情切。”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因思乡之请,因念家之情,那些民众在汝颖等郡想来亦不会安分。”
“既如此,大王何不与遣使与曹操商议,我军可以部分魏军降卒,与其交换当年被从荆州迁走的百姓。”
“如此一来,魏军降卒的事好解决,而且荆州的人口之数亦可以得到补充。”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十分浓厚,只有遇到严重的天灾人祸,在本地实在没有出路了,人们才会被迫背井离乡,骨肉分离。
否则只要有一丝希望,人们还是会留在故土。
留恋故乡是所有人共同的情感,亦是人之本性的心理诉求。
建安十四年时,曹操为了防备孙权,打算强制迁徙淮南民众,蒋济就因这事劝谏过曹操。
但曹操不听,仍然决定强制迁移江淮民众,结果江淮十余万百姓因为受惊吓逃到东吴境内。
有此经历在,想来曹操不会拒绝这个提议,毕竟这个提议对两方都是好事。
刘备听了糜旸的献策后,大喜。
“子成之策,上佳。”
在采纳了糜旸的建议后,刘备当即命马良替其出使与曹操商讨此事。
只是令糜旸没想到的是,他这一举不仅解决了刘备的难题,还为他招揽了一位大才。
...
当曹操回到北岸后,他亦立即召集众臣将与刘备订立“汉水之约”的事说了出来。
曹魏诸臣听到此事后,心中全都松了一口气。
在孙权败后,他们早就想退兵了。
在将此事告知诸臣后,曹操马上下了两道命令。
一个是命人立即去关中传令张郃,令其退兵。
第二个是他下令让曹仁前去安排一应退兵事宜。
就在下达这两个命令之后,丞相主簿蒋济出拜问曹操,被荆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