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恨多年不得志,以致一身所学蹉跎。」
「二恨邈儿庸碌,无法继承吾所学。」
「三恨少时家人离散,背井离乡。」
说完三恨后,法正脸上又流露喜色道:「但吾一生中亦有二喜。」
「一喜得遇雄才大略之主,令吾一身所学有施展之处。」
在说这句话时,法正的目光看向了刘备。
「二喜得一佳徒,能够继承吾之所学,令吾不至于抱憾终身。」
说这句话时,法正看向了糜旸。
「因有两喜,令吾一生中唯剩一恨。这一恨吾本想待来日大王北伐时,亲自去抚平,但想来现今是无法了。」
而后法正看向糜旸,对其言道:「吾虽然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吾还有佳徒。
「公安一战,子成所作所为,为师引你为傲。」
「若子成来日能够为北伐先驱,讨平关中,要记住在为师坟墓之前,设祭告
诉为师此事。
而后将为师骸骨迁回关中,那为师一生就再也无憾了。」
说到此,法正用无力的手轻轻拍着糜旸的手,希望他不要忘记此事。
面对着法正遗言般的嘱托,糜旸已经泣不成声,只是点头答应。
在对糜旸嘱托完后,法正看向刘备,对其言道:「曹操势强,一时不可力图,暂且停战却是良策。」
「正所谓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
欲窥中原者,必得淮泗。
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者,国必危。」
「江东英才众多,自然晓得此理。」
「故而大王将来一定要防备江东孙权。」
「公安一战,江东富庶,虽伤未亡,实力仍不可小觑。」
「荆州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中原有事,盖必争之地也。」
「在荆州诸郡中,长江为脉,而若要保守荆州安危,江夏为要。」
「荆州之形胜,因形势不同,所重者皆有不同。
以天下言之,大王将来若要北伐,则荆州重在襄阳;
以稳固东南半壁言之,荆州要害之地在于江夏;」
「大王将来在北伐之前,若为万安计,荆南二郡,无须过于执着,可控扼长江咽喉之地的江夏,大王务必要一统。」
「江夏一旦被大王拿下,则长江上游要害之地皆为大王所控,到那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