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糜旸听完魏延的夸奖后,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这魏延夸人的方式,怎么有点奇怪。
不过想想魏延的为人,糜旸也在不在意这点了。
历史上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争执再起,互相控告对方谋反,当这个消息传回成都时,刘禅犹豫不能决。
但相比于刘禅的犹豫,当时清一色的朝廷重臣全都是支持杨仪的。
蒋琬与董允这两位朝廷重臣,更是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杨仪作保。
蒋琬、董允两位重臣的私德不差,而且杨仪也很高傲,很多人不喜欢的他性格。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蒋琬与董允宁愿保举杨仪而怀疑魏延,这可见魏延的在同僚中的印象是有多差。
要不是得到绝大部分朝廷重臣的支持,杨仪怎么敢在没有得到皇命的情况下,对位高权重的魏延赶尽杀绝,并将他夷灭三族呢?
不提魏延历史上是否真的想谋反,他的性格的确是他最大的弊病。
魏延是很有才能的,但他最后能成为一员名将,与刘备和诸葛亮对他的维护密不可分。
在听完魏延的夸赞后,糜旸对着魏延微微一笑,他对着魏延问道:
「镇远将军在得知汉兴郡无危后,还继续率军到达西城之外,想来不会是专门来赞誉我的吧。」
大军出行,必有斥候,西城三日前就已经拿下,魏延是不会不知道这个消息的。
魏延的性格是有着缺陷,但他绝不会无的放失。
果不其然,在糜旸问出那句话后,魏延对着糜旸问道:「关内侯可知北伐四道?」
见魏延问起自己北伐四道,糜旸点点头。
魏延口中所说的北伐四道,乃是刘备拿下汉中后,一直在开通的四条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道。
刘备在称王后,为了将来的北伐,他命魏延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北伐的军事基地。
为打通军输要道,刘备在诸葛亮的支持之下,在汉中与关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
这四条道路主要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其中褒斜道别名斜谷道。
这四条都是汉中通往关中的四条山道。
说是开通,其实更多的是修缮。
因为这四条山道,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存
在汉中连接关中的山脉之中。
去年刘备称王后,没有继续一鼓作气北伐,一方面是因为蜀中的国力因为汉中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