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力自身,不要让朕失望。」
面对着曹丕的告戒,朱铄当然忙不迭的答应。
曹丕这个人的性格非常矛盾,有时候很大度,有时候很小气。
但他有个显着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只要有人曾经帮助过他,那么他一定会不遗余力的相信他,重用他。
例如贾诩,贾诩当年曾帮助过曹丕夺嫡。
所以曹丕在继承魏王之位后,便当即任命贾诩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
要知道担任三公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名声不能有污点。
但贾诩别说名声是否有污点,因为当年他的那个献策,他在天下间的名声根本就是臭的。
贾诩的名声甚至比「肉脯」大臣程昱还臭,但哪怕如此,曹丕还是力排众议,将他硬生生扶上三公之位。
所以今日曹丕有打破潜规则提拔朱铄担任中领军的举动,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曹丕恐怕没想到的是,正是他今日的一个举动,造成了一个将来很不好的影响。
中领军与中护军乃是曹魏中军的统领者,而曹魏中军乃是曹魏大军中最精锐的部分,更是拱卫中央的禁军。
今日曹丕打破非宗室不能担任中领军的潜规则,无疑会给后继之君树立一个榜样。
历史上司马懿能在失去所有军权的情况下,一举反击控制洛阳,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当时的中领军与中护军多年由士族担任......
例如蒋济与司马师。
历史上将曹魏打入万劫不复地步的,正是当初曹操一手创建出来拱卫曹魏的中军。
这种结果,真是充满了讽刺。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曹操临死前的那句告戒,曹丕应该是忘记了。
在曹丕任命朱铄为中领军后,在大殿中的吴质突然提醒曹丕道:「西北军务要紧,然陛下不可疏忽荆州军务。」
吴质字季重,定陶人,乃是当世着名的文学家。
当年曹操为发展力量,在鄄城招贤纳士,吴质***而至。
因其才学通博,受到曹丕的赏识,成为曹丕的挚友。
在当年的「太子四友」中,论关系吴质是与曹丕最亲密的。
而论帮助曹丕出谋划策夺得太子之位,吴质亦是出力最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曹丕对吴质的信任程度,是高于其他三友的。
听到吴质的这番提醒,曹丕的脸上浮现凝重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