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行为严格论起来,当然可以算是对汉室不忠的表现。
但是糜旸在听完邓艾的话后,并没有斥责他。
糜旸只是拿起书案上的一封文书继续批示起来,同时他淡淡地说道:「此事缓缓再说,不能操之过急。」
在听到糜旸的这句话后,邓艾立马会意。
他脸上流露一丝笑容,而后对着糜旸一拜,缓缓离开了大堂之中。
在邓艾离开大堂中后,糜旸看着邓艾离去的方向,他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劝进,本质是一种政治投资。
一旦这种政治投资成功,那么给投资的人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
否则历史上权臣要篡位时,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冒着巨大的风险,率先进行劝进呢?
相比于劝进所带来的的风险,劝进成功后所带来的的回报,亦足够劝进的人一生受用。
但正如邓艾所说,在汉统已经断绝的现在劝进刘备,那基本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因为无论如何,刘备为了大局,为了稳定人心,是一定会重续汉统的。
这是赤裸裸的利益考量,亦是邓艾为糜旸想好的一条进身之阶。
但从邓艾会突然向他建议此举,可以看出曹丕代汉后的一系列坏影响开始显现出来了。
在之前,或许世间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大汉早已经名存实亡。
但哪怕只有名义在,大汉的正统名义,亦能牵制着世间绝大数人心中的野心。
四百年的大义,不是短短几十年战乱就可以完全从人心中抹平的。
但是曹丕如今利用手中的强权,率先将人们心中那最后的一丝忌惮给扯掉。
这无疑是在告诉世人,纵使有着四百年大义,只要手中有着绝对的权力,亦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世人心中的最后一丝顾忌已经消失。
就算刘备后来在成都重立汉统,但曹丕所带来的那种坏影响,已经开始弥漫在世人心间了。
曹丕此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历史上司马家当街杀天子造成的影响一样坏。
若是三家之中任何一家,能快速击败另外两家,重新一统天下,那么这种坏影响当然不会造成太大的后果。
但是这一点,是没办法做到的。
而只要天下保持着三家鼎立的态势,那么这种人心崩坏就会越来越严重。
最后就会造就出许多唯利益者横空出世,例如现今的邓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