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城虽说是城池,但他从规模上来看,更像是一座有着城墙的军营。
偃城距离樊城不远,偃城中若有魏军,就能与樊城中的魏军遥相呼应,互为犄角。
最为重要的是,偃城在樊城侧翼,与樊城宛如两颗钉子一般紧紧钉在关羽北进的道路上。
若不率先拔除这两颗钉子,汉军的兵锋最多只能沿着汉水活动,是无法进入南阳郡中太深的。
因为樊城与偃城的重要性,所以哪怕之前得知西城之战的结果,哪怕糜旸放出他要趁势进攻宛城的消息,哪怕有多少大将劝谏曹休退兵回宛城防守,曹休依然不为所动,始终坚守在樊城之中。
当曹休来到城墙上时,天色已经慢慢变暗。
但就算是如此,城外的汉军依然在埋头苦干着。
看着众多汉军在卖力地修建营垒的身影,曹休的眉头深深皱起。
今年已经四十多的曹休,他在军营中起码待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从军经验丰富的他,见天色已经转暗,城外的汉军还未曾有停下来的举动,曹休得出了一个判断。
关羽是要日夜不停的修建营垒。
而他为何要如此急切呢?
夜晚对于大部分士卒来说视线不佳,加上夜晚是人容易犯困的时间,所以曹休对关羽想连夜不停的修建营垒一事,感到有些费解。
怎么整的他们才是如临大敌的一方?
而且眼前的这一幕,让曹休只觉得有熟悉之感。
当初他的叔父曹仁就是被关羽的这个方法,给死死的困在城中不得动弹,然后眼睁睁看着三万魏军被大水冲散。
只是虽然隐隐猜出关羽的目的,但是当初曹仁与徐晃的教训令曹休不想轻举妄动。
如非必要,尽量不要与关羽野战。
反正目前樊城粮食、守城士卒皆不缺,想来关羽的故技重施对樊城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在这种心态下,曹休选择了坐视城外的汉军的举动。
当天色完全暗下来后,曹休让城墙上的守城校尉提高警惕,然后他就下城回到城中的将军府中。
要围就围吧,反正他只要守好樊城就好。
...
相比于曹休的打定主意,在连续数日的高强度工作之下,汉军中的各级将校可谓是叫苦连天。
樊城虽然不算很大,但要想在短时间内修好围困樊城的壁垒,那本来就是一件工作量颇大的事。
再加上关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