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丕说完这句话后,在场的曹魏大臣脸上纷纷浮现惊色。
他们有猜到曹丕会在糜旸的举动下,大怒兴兵,但是他们没想到曹丕的心情如此急迫,竟然今日就要拿出具体的进兵方略。
诸位大臣虽然知道曹丕的这个举动很不智,但是他们看到曹丕那阴沉至极的脸色,大多都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只是在场上百位大臣,还是有人刚正不阿,是真的心存大魏社稷的。
时任侍中兼驸马都尉的鲍勋,便头铁的出来对曹丕进谏道:「今之所急,唯在守疆。主动出兵,不宜为之。」
鲍勋字叔业,是泰山郡的名门之后。
鲍勋的父亲是鲍信,而鲍信是魏武帝曹操的好友,当年曹操能成为兖州之主,鲍信可谓是功不可没。
后来鲍信更是因为救曹操而战死沙场,可以说鲍信就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因为鲍信的缘故,在鲍勋成年之后,曹操就对鲍勋多有提拔,在曹丕还是太子时就让他成为曹丕的中庶子辅左他。
但可惜的是,鲍勋性格刚直,不畏权势,所以曾数次得罪曹丕,对于这个「潜邸之臣」,曹丕不是对他不满,是对他有所怨恨的。
甚至因为自身的怨恨,当初身为太子的他,还暗中使阴谋让鲍勋得不到升迁。
本就想杀人的曹丕,见过往一直忤逆他的鲍勋这时竟然还敢当面违逆他,他的眼神中已然闪过杀意。
他冷笑着站起身,缓步来到鲍勋的身前对着他问道:「我军若不出击,难道等着敌人自毙吗?」….
「若这样的话,我大魏天朝威望何在!」
在场的曹魏众臣,大多都听出了曹丕这时已然动了杀意,鲍勋不是听不出来,但是一心为曹家的他,还是执着的劝谏道:
「武帝在世,常凭智用兵,从不意气用事。
陛下继承宏业,正当继踪前代,令万世可则也。如何能在盛怒之中,行兵戎之事乎!
「况之前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南方多贤才,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今年车骑亡故,首在南岸,尚未寻回,今陛下怒气行军,臣下破胆。
若一旦事有不谐,则南阳危矣,况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
臣冒死以闻,唯陛下察焉。」
鲍勋的谏言令在场的大臣无不变色。
鲍勋不仅在谏言中言明曹丕出兵乃是意气用事,更加言明若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