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的信任。
可是张昭能被孙权称呼为“张公”,这除去他本人在天下间巨大的声望之外,还因为他在江东的定位是不可替代的。
张昭就是江东的诸葛亮,他永远是稳定江东的第一能臣。
孙权现在在众臣面前怀念张昭,倒不是说他真的有多想张昭,他只是想通过此举来刺激一下在座的诸臣。
数十大臣在座,而孙权却想念远在建业的张昭,这是孙权对他身前诸位大臣无能的一种无声控诉。
正所谓主忧臣辱,在孙权的这声叹息之下,在座的许多江东大臣脸上纷纷浮现愧疚之色。
然后就有一名大臣出来对孙权进言道:“曹丕篡汉自立,是汉贼。
而至尊受汉帝封拜为太尉,自关羽死后,乃是当今天下中地位最高的汉臣。
天子既以重续汉统为国本,他当务之急势必要北伐曹魏,以正其正统之分。
国贼未清而转而攻伐汉臣,天子及丞相皆乃人杰,此事必不为也。”
“况且襄樊会战汉军虽胜,然观汉军终无继续北伐之意向,以此可见,汉军亦损伤不轻。”
“有这两点缘由在,至尊无须太过忧虑。”
听到这位大臣这么说之后,孙权脸上的惶恐之色减轻不少,他的脸上也浮现一些喜色。
他用赞赏的眼神,看向他身前出来进言的这位大臣。
这位大臣正是当初曾在费祎出使江东时,奉命刁难费祎的张温张慧恕。
张温从小就修养节操,长大后容貌奇异伟岸。
且他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倾慕,就连孙权亦为之改容加礼。
江东名臣顾雍甚至夸赞张温道:“温当今无辈。”
如果说顾雍的夸赞有一部分是出于私心的话,那么就连一向对江东士子不感冒的张昭,也对张温十分看重。
“老夫托意,君宜明之。”
从张昭的这句话,足可以看出张昭对张温的器重。
当初张温之所以无法辨倒费祎,并非是他自身的才华比费祎低,张温当时输就输在江东缺少一个糜旸。
张温的见识孙权是认可的,张温的进言亦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孙权的惶恐。
只是孙权以己度人,他觉得刘备或许正如张温所说,不会立马出兵攻打江东,但是他心中肯定亦会对他之前的行为存在芥蒂。
在这层忧虑之下,孙权对着张温言道:“君有高名显于当世,还望君为孤出使荆州,为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