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下有刘备坐镇的成都,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备或许因为身体原因暂时不能领军作战,但只要他在成都一日,那么除非有数万精兵攻打成都,不然是不用太过担心成都的安危的。
诸葛亮真正感到忧心的,正如邓艾所说的那般,黄元会领着叛军袭扰南征大军的粮草。
粮草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物资保障,而益州现在又处在国力不济的时候。
因此南征大军的粮草供应,绝对不能面临着丝毫的风险。
不然一旦粮草短缺,不说这次的南征大战会功败垂成,恐怕对汉军而言更危险的事情都会发生。
见邓艾能明白自己心中的担忧,并且心中有着相应的应对策略,诸葛亮心下欣喜的同时,他心中也做了一个决定。
诸葛亮从身前的案上取来一根令箭,然后他示意邓艾上前并将这根令箭交至邓艾手中。
在完成这一举动之后,诸葛亮便在众人面前宣布了他的决断:
“令立义校尉邓艾领三千益州军北归平定黄元叛乱。”
在宣布这个决断后,诸葛亮看向脸上的神色变得晦暗的马谡,又接着说道:“再命尚书马谡为护军,与邓艾一同领军北上。”
当诸葛亮的这个命令说出来后,马谡脸上晦暗的神色一扫而空。
刚刚一开始时,他以为诸葛亮是要让他领军北上平叛。
可是看着诸葛亮接连主动询问邓艾,马谡便也猜出了诸葛亮的心思。
诸葛亮不是食言的人,但领军北归的身份可以有很多种。
本来马谡还以为诸葛亮是要让他担任无关紧要的职务,现在诸葛亮却将他任命为护军。
护军的地位虽不如一军主将,但也只在一军主将之下。
况且如果这次能顺利平叛,那么他身为护军的战功也不会少。
因此马谡对诸葛亮的这个安排还是能够接受的。
总比当一小小的先锋好多了。
而在安排完邓艾与马谡两人的任务之后,诸葛亮似是有些担心邓艾与马谡二人经验不足,于是他又将在座的裨将军王平委任为邓艾的副将。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从相貌看,他是个威严有仪的人。
建安二十年时,巴西郡七姓率民众依附曹操,王平便是在那时投入了曹操的麾下,成为了一名代理校尉。
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时,王平因战败投降了刘备,后被刘备任命为裨将军一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