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场战例,想着从其中学到些什么。
刘封自然也不例外。
而身为刘备儿子的他,也更能知道那场公安大汉前后的全部始末。
当回忆起公安之战的全部细节后,刘封很快就从其中得到了启发。
糜旸当初一开始是怎么打公安之战的呢?
当年吕蒙先是派出江东大将孙桓作为先锋前往公安,而当时的糜旸力排众议决意亲自领军出城迎击孙桓所部。
据关平后来的讲述可知,糜旸当时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一句话——守城,守得便是人心。
后来发生的事,也完全证明了糜旸的判断。
在击败孙桓所部后,公安的军心得到了极大的提振,并为将来的连续数月抵抗吴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而当下剑阁面临的情形,虽与当年公安面对的有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
在曹洪率数万魏军到来后,剑阁的军心,显而易见的受到了极大的波动。
若是不想办法尽快提振剑阁内的军心的话,那么剑阁是没办法长守的。
而当下的刘封,有没有可能做到主动出击魏军并且取得胜利这一点呢?
是有可能的。
或许曹洪是宿将,不会像年轻的孙桓一般,犯下轻敌的致命错误,但现在曹洪大军正处于安营扎寨的过程中。
魏军人数是多,但他们人数越多,代表着他们想在狭窄的山道中安营扎寨,就越是要耗费许多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中,魏军大部都会处于阵型杂乱的状态之中。
这一点,便是刘封的机会。
优秀的将领,会善于学习优秀的战例,但学习绝不是一味的模仿!
在想到这一点后,刘封的精神开始振奋起来。
他是不善守,但兵无常势,他为何一定要执着于守城呢?
精神振奋起来的刘封,让人召唤来心腹将领,开始具体商讨起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就在汉中的战局呈现汉魏两军相互对峙的态势之时,刚刚随同大军到达阴平县外的姜维,也出乎意料的收到了两封信。
经过多日的修养,姜维腿上的伤势已经痊愈,这让他能够再度随军参战立功。
可姜维刚到阴平县外,他便收到了杨阜送来的一封信。
这是从陈仓出发之后,杨阜第一次主动联络姜维。
对于自己的恩主来信,姜维还是十分重视的。
当他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