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议事的方式,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
可就在诸葛亮与诸位大臣商议要事到关键地方的时候,帐外的亲卫突然进来禀报,说是刘封有要事求见。
听到刘封有要事求见,诸葛亮的眉头陡然皱了起来。
尽管他深知刘封对他心有怨怼,但在相忍为国的想法之下,诸葛亮还是将剑阁的防务交予刘封全权处理。
现在刘封有要事求见,那么他口中的要事就很可能是关于剑阁安危的了。
想到此诸葛亮马上让亲卫召刘封进来。
在诸葛亮的召见之下,刘封很快就来到了大帐中。
刘封进入大帐后见许多大臣皆在,他的眼中浮现了一些喜色。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他将邓艾的“可疑之举”当场汇报了出来。
汇报完后,刘封还不忘别有用心地着重说道:“邓艾言他带来历不明的人入关,是得到丞相同意的。”
刘封这句话一说出来,帐内的人脸色都不禁变了变。
若是没有这句话,刘封之前的汇报算是正常的,可是在加上这句话后,这件事的意味就变了起来。
帐内的人几乎都是这几日来到剑阁的大汉重臣,他们是被刘备派来剑阁协助诸葛亮的。
以他们的身份地位来说,邓艾区区中郎将的身份,不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哪怕听说邓艾在南征大战中立下不少大功。
在这种观念之下,当众人听说邓艾擅自带来历不明的人意欲入关之后,心中都难免有着不快与犹疑。
而刘封在最后特地言明邓艾令人不快与犹疑的举动,是得到诸葛亮首肯的。
那么刘封的目的很明显了,他在特地将众位大臣对邓艾的不快与犹疑,转移到诸葛亮的身上。
刘封意有所指的心思几乎是昭然若揭,否则他本可以有更好的禀报方式。
正因为此,众人的脸色才会变得不自然起来。
早就听说刘封性格刚猛,而且早就对丞相心存不满,可是听说归听说,当亲眼见到刘封对诸葛亮不怀好心后,众人还是感到颇为意外。
帐内众臣并未猜错刘封的用意。
刘封在得知发生在剑阁城门下的事后,心中便浮现起了另类的想法。
本来按常理来说,邓艾搬出诸葛亮为他背书,先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为了维护诸葛亮的权威,刘封都应该第一时间将邓艾等人接进来。
接进来后,只要派人严加看守邓艾等人,那么纵算邓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