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三步”
尽管糜旸没有讲清楚魏军第三步会如何做,但堂内的众人却不约而同明白了糜旸未说完的话。
这一刻堂内的气氛已经变得无比凝重起来。
糜旸虽是在分析魏军可能会采取的举动,但他的分析落在众人耳中,却好似化作一道道催命符一般。
特别是若魏军真按糜旸的分析去做了,那么州泰刚才的那个不解,或者说依仗,就已经无形之中被化解了。
糜旸看着法邈等人脸上凝重到化不开的神色,他心中也第一次感觉到了无力。
魏军是否会水攻?
糜旸不知道。
他刚才只是在小糜澄的无心之失下,如福至心灵般想到这一点。
而之前糜旸之所以没往这方面想,实在是他身为季汉中人的思维定势。
当世名将总会喜欢将自己代入敌人的视角,来推演敌人下一步的行动会是什么,可这种代入还是会受到自身性格,乃至于教育的影响。
水攻之策古往今来本就极少有人施用。
一个原因在于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守城方有绝对的实力压制,另外便是水攻之策,是一种很毒辣的计策。
水攻不是火攻,火攻通常是有针对性的,可一旦大水冲入城池,不但守城士卒会死伤无数,城内的百姓也断难幸免。
而无论是前世还是今世受到的教育,都不允许糜旸用这种计策,不止糜旸,刘备、诸葛亮等季汉中人,又有哪几人会往这方面想的?
历史上季汉创业史那般艰苦,又可曾见过刘备诸葛亮用过这般计策,难道是诸葛亮的统筹能力不高,还是南方缺水?
概因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已。
不过纵算推测魏军可能会采用水攻之策,但现在还只是糜旸的一个猜想,并无其他方面的证据佐证。
所以糜旸心中的无力,只是一闪而逝。
糜旸见法邈等人因为他的分析郁郁不振,他故作轻松地说道:“曹真是否是采用水攻尚未可知,诸君又何必为还未到来的事过度忧心?
吾方才之分析,只是让诸君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而已,可不是让诸君呈现一副败者的模样的。”
糜旸的话驱散了法邈等人心中不少的担忧。
他们纷纷对着糜旸一拜致歉,并想着重新振作心情。
可在场的人总有不解风情的,例如魏延。
“若曹真真如大将军预料一般行事,那又该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