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却一下子犯了难。
一方面刘备怕赏的轻了,让天下人说他小气。
另一方面糜旸年纪又太轻,赏的太高了,将来刘禅怎么办?
矛盾的心理夹杂惊叹,兴奋的心情,让历经世事的刘备犯起难来。
可就在刘备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却发现殿内怎么如此安静。
刘备停下踱步,用审视的目光看向杨洪与马良。
看见刘备不喜的目光望来,杨洪与马良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君臣多年,刘备目光中的含义,这二位贤臣又如何不懂呢?
刘备的目光是在说:你们怎么不夸我的大将军?
意识到这一点的杨洪与马良嘴边泛起无奈的笑意。
不是他们不想夸,是刘备对糜旸的赞誉已经很夸张了!
刘备对糜旸的赞誉,将糜旸形容成一个前无古人的知晓天地伟力的名将。
而且刘备还是以大汉帝王的身份说出这番赞誉,等于是用大汉的大义为这番话背书,这让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还能怎么夸?
可杨洪与马良虽然觉得颇为为难,但面对刘备那灼视的目光,二人实在没办法,最后也只能纷纷对刘备一拜道:
杨洪:器识恢宏,风度冲邈,北清国境,皇威远畅,概大将军也。
马良:大将军受天勇智,雄武佐圣,鼓行海内,麾定四方,此则陛下之天策也。
杨洪与马良尽量用自己能想到的赞誉来夸赞糜旸,不过嘛他们的赞誉倒也是真心的。
毕竟能一战将曹魏的脊梁打断,怎么夸赞糜旸都不为过。
杨洪与马良的赞誉算的上颇为敞亮,可刘备听完后却还是有些不满意,于是他又将目光看向身后的内侍。
内侍见刘备不分青红皂白的将目光看向自己,他一下子愣住了。
他就一大老粗,怎么想的出好词来夸大将军?
憋得良久且面目通红之后,内侍最后只能硬撑着赞道:
“大将军,厉害呀!”
天可怜见,这是内侍能想出来的最好的夸赞了。
很明显,刘备对杨洪与马良的夸赞都不甚满意,何况是这内侍的。
但他也知道内侍的过往,所以也没继续为难内侍。
刘备这时有些后悔,为何要将朝中的大臣大多派出去,若大多大臣尚在的话,肯定能听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赞誉。
同时刘备又想到,怪不得当年孝武帝在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