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曹洪又跑不了。
在曹真大军尚未覆灭的时候,梁州的主力被曹真大军牵制住,加之有曹洪堵住阳平关外的通道,这导致汉中全境陷入处处为战的境地。
但当曹真的大军覆灭之后,不仅梁州的主力可以抽出身来,糜旸还得到了益州五万兵力的援助。
及至这一刻,敌我攻守之势,已然全盘转变。
糜旸并未将全部兵力调至阳平关,他只带了三万大军来到阳平关。
糜旸之所以未将全部兵力调至阳平关,一方面是因为他需留下部分大军,为后续的北伐做准备。
另一方面,以当下的情势来说,三万兵力击破曹洪与郭淮二部魏军,并非是一件难事。
这倒不是糜旸自大。
虽然三万大军从数据上来看,可能与曹洪的兵力差不多,更是少于曹洪与郭淮两部的兵力总和。
但战争从来就并非简简单单的比拼数据。
曹洪与郭淮兵力再多,他们亦是客军,而糜旸的大军则是占据地利的主军。
况且在糜旸率大军来至阳平关之后,曹洪的运粮的路线,已经时刻暴露在汉军兵锋的威胁下,这就让汉军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即天时。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酝酿,曹洪可能已经收到曹真战败的消息。
就算曹洪未收到这个消息也没关系,糜旸会帮他这个忙。
在领军到达阳平关后,糜旸并未立即领兵对魏军大营发动猛攻。
糜旸想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糜旸下令将通过打扫战场得来的魏军旗帜,军资都一一展示给大营中的魏军看。
除此之外,糜旸还从军中挑选上千位嗓门大的军士,令他们分成两拨日夜在魏军的大营外,宣传着曹真全军覆没的消息。
当糜旸安排人做完这两件事之后,他便静静地呆在阳平关内,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而相比于糜旸的沉着,这时的曹洪却几乎急的要将自己的胡须全部抓掉。
今日,曹洪第三次在大帐内召开议事。
被曹洪召集而来的诸将,见曹洪焦躁地不断抓着自己的胡须,他们的脸上全是一片死沉之色。
在前几日得知汉军宣传的那个消息之后,整片魏军大营就陷入了恐慌之中。
若单单是汉军的口头宣传,那么数万魏军还不至于如此。
但重要的是,同时汉军还在魏军大营外的空地上,陈列出许多魏军丢弃的盔甲旗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